當前位置:首頁 > 歷史 > 文史百科 > 正文

明朝服飾 皇帝冕服詳解

2016-12-27 15:34:09  來源:360常識網   熱度:
導語:冕服(袞冕)是明代皇帝、皇太子及親王、世子、郡王的禮服和祭服,其中皇帝冕服的等級最高,用于祭祀天地、宗廟、社稷、先農及登極、正旦、冬

冕服(袞冕)是明代皇帝、皇太子及親王、世子、郡王的禮服和祭服,其中皇帝冕服的等級最高,用于祭祀天地、宗廟、社稷、先農及登極、正旦、冬至、圣節、冊拜等重大禮儀場合。明代皇帝冕服制定于洪武元年,在洪武十六年、二十四年(按《明實錄》記載)、永樂三年又數次修訂。嘉靖八年,明世宗對皇帝冕服做了較大修改,形成明代冕服的最終款式。本文僅以使用時間最長、較有代表性的永樂三年所定冕服為例進行說明。

又稱平天冠,由綖(yán)板、旒(liú)、冠武、玉簪等組成。綖板用桐木制作,前圓(略呈弧形)后方,覆綺于外,上(表)為玄色,下(里)為紅色。長合周尺二尺四寸(約55.4厘米),寬一尺二寸(約27.7厘米),前后各垂十二旒。旒以五彩絲線為繅(zǎo,同藻),每旒穿有赤、白、青、黃、黑五色玉珠十二顆,繅上有結(稱為“就”)使玉珠之間相隔一定距離。綖板下為長條形玉衡,用以承托綖板并固定在冠武上。玉衡兩端垂充耳一對,充耳用玄紞(dǎn,絲線)系黈纊(tǒukuàng,明代指黃色玉珠)和白玉瑱(tiàn,玉珠)各一顆。冠武是冠的主體部分,圓筒形,用竹絲編成胎,再冒以皁(zào,黑色)紗。冠武上飾長方形金池一對(前后各一)、葵花形金簪紐一對、纓紐二對及金條(條狀金飾)若干。朱纓從冠武兩側纓紐處向外穿出,系結并虛懸于頷下。玉簪自右向左插在冠武的金簪紐內,簪首呈正方形。另有朱纮(hóng)一根,一端系在冠武左側玉簪(簪腳)上,再從頷下繞至冠武右側,仍系于玉簪(簪首)上,余端下垂。

玄衣

皇帝冕服上衣用玄色,故稱玄衣,交領、大袖,領、袖、衣襟等處施本色緣邊。明代冕服繼承了傳統的十二章紋飾,玄衣上織日、月、龍、星辰、山、火、華蟲、宗彝(yí)八章。日月皆圓形,日紋紅色,在左肩,月紋白色,在右肩。龍在兩臂,均為升龍。星辰在背,用五顆小圓星,五色。山在星辰之下,為并列的五座山峰。火、華蟲、宗彝在兩袖,每種紋樣各用三個,豎行排列。火為紅色火焰,在上;華蟲形似錦雞,五彩羽,紅腹,居中;宗彝在下。宗彝是敞口杯形祭器,用一對,上飾虎、蜼(wěi,長尾猴),虎尾較短,蜼尾較長,左袖宗彝飾虎紋,右袖宗彝飾蜼紋。

纁裳(xūncháng)

冕服下裳用纁色,故稱纁裳,分為前后兩片,前片三幅,后片四幅,共裳腰。因裳幅均為正幅(長方形),需要在每幅上折疊出褶子(稱為“襞積”),使裳腰與人體腰圍相適。裳前后片的兩側及底邊施本色緣邊,側邊之緣稱為綼(bì),底邊之緣稱為裼(xī,同緆)。纁裳上織藻、粉米、黼(fǔ)、黻(fú)四章,各用一對,排成兩行,列于裳前片左右。藻為盤繞的綠色水草;粉米為白色米粒,排列成圓形;黼為斧形,青色或黑色,白刃,有柄;黻為兩“弓”相背組成的圖案。

中單、蔽膝(bìxī)、大帶

冕服中單用素紗制作,交領,大袖,領、袖、衣襟均施青色緣邊,領部織黻紋十三個。蔽膝為纁色,上寬一尺,下寬二尺,長三尺,本色緣,緣的接縫中飾有五彩絳(稱為“紃xún”)。蔽膝上織藻、粉米、黼、黻四章,各用一對,分兩行排列,另綴一對玉鉤,用以懸掛。大帶由束腰部分和垂帶部分組成,束腰部分以紐襻扣紐系,并綴有假結及耳。大帶朝外一面為白色,朝內一面為紅色,腰和垂都有緣邊,也稱為綼,腰及結、耳之綼為紅色,垂之綼為綠色。在大帶結、耳處系有長絲帶,稱紐約,用素色。值得注意的是,永樂三年所定冕服制度中,取消了革帶,直到嘉靖時期才重新使用。

玉佩、小綬(shòu)、大綬

玉佩又稱“(玉)玎珰”,為兩組,每組有:珩(héng)一件,頂部有一孔系金鉤一個,底部有五孔系玉珠五串;瑀(yǔ)一件,在珩之下,上下各三孔,與中間三串玉珠相連;琚(jū)一對,在瑀左右,瑑(zhuàn,雕刻)云紋并描金,與兩側玉珠串相連;玉花一件,在瑀之下,與中間三串玉珠相連;玉滴一對,形似水滴,系于玉花底部左右兩串玉珠的末端;璜(huáng)一對,形似玉璧之半,瑑云紋并描金,分別系于琚底部玉珠串的末端;沖牙一件,與珩外形相似,系于玉花底部正中一串玉珠的末端。珩、瑀、玉花、沖牙皆瑑龍紋并描金。行動時,沖牙與玉滴、璜相觸,發出清脆的聲音。玉佩下有小綬一對,長條形,其顏色、紋樣與大綬相同。大綬為長方形,用黃、白、赤、玄、縹(piǎo,淡青)、綠六彩織成,上部為菱形紋,下部為豎條紋,用纁色織物襯里。大綬上垂有織帶六條,也叫小綬(與玉佩小綬非一物),顏色與大綬六彩同,分成三組編結并懸掛玉環三枚,環上飾龍紋。

襪、舄(xì)、玉圭

冕服用赤襪、赤舄。赤舄形似靴,舄首做成如意云頭狀,飾以黃絳緣,并綴黑色纓結,鞋幫用黑色緣邊。玉圭長一尺二寸(周尺),頂部尖銳,底端平直,圭身刻山紋四個,下部套黃綺。另有玉圭袋用來裝納玉圭,袋身外形、大小和玉圭相似,飾金龍紋,底部有蓋。

《明實錄》記載,洪武元年正月,明太祖服袞冕在南郊祭祀天地,定國號為大明,建元洪武。二月,翰林學士陶安等認為,古代天子有五冕,祭天地、宗廟、社稷及諸神時各用相應的冕服,因此奏請按古禮制作,明太祖則認為五冕禮太繁,規定祭天地、宗廟服袞冕,社稷等祀服通天冠、絳紗袍,其余不用。十一月,明太祖下詔,令禮官與儒臣正式議定冠服之制。嘉靖時期,經過“大禮議”之爭并取得勝利的明世宗,開始對祭禮與服制進行大規模的修改與創新,其中就包括皇帝冕服制度的調整,相關的文字與圖像在《大明會典》中有詳細記錄。上世紀50年代發掘明神宗定陵時,出土了部分冕服實物,為研究明代冕服制度提供了極為寶貴的文物資料。

轉載申明:360常識網,歡迎分享,轉載請注明出處!
? 1 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精品久久中文网址| 国产亚洲精品影视在线| 在线观看一区二区精品视频| 一区二区精品视频| 亚洲AV无码成人精品区蜜桃| 国产大片91精品免费看3| 日本精品高清一区二区| 久久精品国产久精国产思思| 精品国产乱码久久久久久| 一本之道av不卡精品| 精品国产午夜理论片不卡| 香蕉依依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久久久综合九色合综国产精品| 亚洲日韩一区精品射精| 国产精品麻豆高清在线观看|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99任你躁精品视频|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影视麻豆 | 久久精品国产四虎| 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蜜芽|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麻豆不卡| 国产网红主播无码精品| 精品国产v无码大片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亚洲片在线| 日韩精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麻豆国产精品有码在线观看| 久久国产乱子伦精品免费看| 最新国产精品拍自在线播放|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A片带套 | 蜜芽亚洲av无码精品色午夜| 国产在线麻豆精品| 99久久免费精品国产72精品九九| 四虎永久在线观看视频精品| 久久免费的精品国产V∧| 国产精品自在在线午夜福利| 亚洲区日韩精品中文字幕| 精品久久久中文字幕人妻| 伊人久久国产精品| 久久精品国产精品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