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歷史 > 文史百科 > 正文

明代抗日第一名將李如松 三千人勝三萬人

2017-01-02 20:35:09  來源:360常識網   熱度:
導語:明代抗日第一名將李如松:三千人勝三萬人 明代萬歷年間有一位特別優秀的將軍李如松,他是遼東總兵李成梁的長子,師從當時三大才子之一的著

明代抗日第一名將李如松:三千人勝三萬人

明代萬歷年間有一位特別優秀的將軍李如松,他是遼東總兵李成梁的長子,師從當時三大才子之一的著名軍事家、歷史學家徐渭。李如松在國內指揮過萬歷二十年平定寧夏哮拜叛亂的戰爭,在國外指揮過聞名世界的壬辰抗倭援朝戰爭,尤其以抗倭成就名垂千古,受到中朝人民的廣泛尊敬。

李如松少年時跟隨父親在軍營,熟悉軍事,由武進士承父蔭授部指揮同知,充寧遠伯勛衛。他驍勇善戰,屢立戰功,后來不斷升遷。萬歷二十年(1592)韃靼人(東蒙古族人)哮拜(又名哱拜,音“博”)反寧夏,李如松在浙江道御史梅國楨的推薦下,為提督陜西討逆軍務總兵官。六月抵達寧夏,先用土壘戰術,后用水攻戰術,組織敢死隊攻克了寧夏城,哮拜自盡,滅哮拜九族,進都督,世蔭錦衣指揮同知。

同年四月,日本權臣豐臣秀吉發動侵朝戰爭,并妄圖以朝鮮為跳板,征服中國及印度。豐臣秀吉出動9軍共15萬(也有人認為是20萬)大軍攻擊朝鮮。果然,日軍一路攻勢凌厲,勢如破竹,短短兩個月的時間,朝鮮三都(京城、開城、平壤)十八道全部陷落,日軍一直挺進到鴨綠江南岸。

憑此戰績,豐臣秀吉不但要求明朝政府承認日本以大同江為界占據朝鮮,同時還威逼琉球、菲律賓等大明屬國臣服朝貢。消息傳來,大明朝野一片嘩然,最終萬歷皇帝決定出兵朝鮮。但萬歷二十年七月,第一次派去的三千人部隊,由于主將遼東副總兵祖承訓輕敵,被日軍大敗。十二月,萬歷皇帝任命剛剛結束寧夏戰斗的李如松為東征提督,開始了世界史上著名的壬辰抗倭援朝戰爭。

這場抗倭戰爭主要有三場,第一場是平壤之戰,第二場是碧蹄館血戰,第三場是龍山奇襲戰。

一、平壤之戰:公元1593年1月7日,李如松率領的東征大軍兵臨平壤城下。次日拂曉,明軍發起總攻,上百門火炮猛轟平壤城頭,震天動地,連日軍主將小西行長的將旗都被炸飛。平壤城內日軍雖傷亡慘重,但在小西行長的親自督陣下仍然拼死抵抗,戰場形勢陷入白熱化狀態。臨近午時,明軍經過激烈的戰斗攻克城北制高點牡丹峰。李如松當機立斷,傳令全軍:午時之前攻不下平壤,前鋒營將領一律斬首,攻下城池,先登城者賞銀5000兩,臨陣怯戰者殺無赦!李如松在前線督戰時,坐騎被日軍火槍擊中,當即換馬再戰,其勇猛如此,明史記載:“如松馬斃于炮,易馬馳,墮塹,躍而上,麾兵益進。將士無不一當百,遂克之”。可以說,作為全軍主帥,李如松的鎮定、果敢、勇猛給了明軍將士巨大的精神鼓舞,是明軍取得這場勝利的一個重要因素。

后來,明軍雖攻破了平壤城,但殘余的9000名日軍,退入城內的各土堡中死守,明軍損失也不小。于是李如松一方面果斷采取“圍三闕一”的戰術,包圍殘余日軍,另一方面他派信使聯系小西行長,表示“只要日軍撤出平壤,明軍將不予攔截”。日軍無奈,只好趁夜由缺口逃出平壤城。但李如松卻在日軍通過冰封的大同江時,命令士兵炮轟日軍和冰面,成群的日軍掉進冰冷刺骨的江水中。據《日本戰史》記載,平壤之役后,小西行長部減員11300余名,僅余6600人。另一則日本史料稱,第一軍小西行長部,原有人數一萬八千七百人,顯存六千五百二十人。據《朝鮮史》記載,此戰共殲滅日軍一萬余人,燒殺溺斃無數,逃散者不及總數的十分之一。《萬歷三大征考》記載,平壤之戰“斬獲倭級一千五百有余,燒死六千有余,出城外落水淹死五千有余”。明軍陣亡七百九十六人,傷一千四百九十二人。李如松憑此一戰,威名遠播明日朝三國,可以說平壤大捷超過其父李成梁在遼東任何一次戰役,奠定了李如松在中國歷史上一代名將的地位。此戰明軍與日軍的陣亡比例約為1(明軍):15(日軍),可算是大捷了。

平壤戰役的勝利打消了日軍的囂張氣焰,日軍全線后撤了400余里,全沒有了“長驅直入大明國”的狂妄和膽色。李如松率軍入朝參戰僅僅一個多月,便收復失地五百余里,朝鮮三都十八道已收復平壤、開城二都及黃海、平安、京畿、江源、咸境等五道。大軍繼續向南開進,兵鋒直指王京——漢城。

二、碧蹄館血戰:公元1593年1月24日至25日在漢城以北十五公里一座小山丘上名叫碧蹄館的地方,明軍與日軍又爆發了一場激烈的戰斗,將這個原本默默無聞的碧蹄館載入了世界戰爭的史冊。24日,明軍的一支偵察部隊約3000騎兵在漢城郊區迎曙驛與日軍北上誘敵部隊加藤光泰部遭遇并爆發激戰,明軍斬首日軍600余人。可沒想到日軍主力部隊就在附近,所以,日軍認為這是明軍總攻的前兆,必須以優勢兵力速戰速決消滅這3000明軍,以備決戰。可令36000名日軍沒想到的是明軍這3000騎兵,是精銳中的精銳,裝備極其精良,士兵作戰極其勇敢。碧蹄館一戰,3000明軍(到戰斗即將結束時增至5000)與十幾倍的日軍激戰一晝夜,戰斗進行到最慘烈的階段,明軍僅余900余騎,彈丸、火藥全部耗盡,但大明軍旗始終屹立不倒,高高飄揚在碧蹄館上空。此戰,明軍傷亡2500余人,日軍傷亡超過8000人。據日本東京國立圖書館收錄的《大和文祿慶長之役》記載,碧蹄館之戰結束后,僅日軍第3、9兩軍團補充兵員就達6286人,光陣亡日軍將領就達十五員之多。碧蹄館大戰是中日壬辰戰爭中明軍以少勝多的經典戰役,明軍強大的戰斗力極大震懾了日軍,使其徹底喪失了與明軍野戰的信心。

三、龍山奇襲戰:碧蹄館血戰后,由于明軍3萬對日軍12萬,一時不能決戰,雙方陷入了短暫的僵持階段,但僵持很快就被李如松打破。他竟派人奇襲漢城日軍在龍山的軍糧庫,燒了日軍的所有軍糧,一下子使12萬日軍陷入了絕望中。不久,日軍被迫與中朝達成停戰協議,逐步收回了朝鮮淪陷的國土。李如松在短短四個月時間里,掠地千里,橫掃半島,收復平壤、開城、王京(漢城)三都,打出了中華天朝的赫赫聲威。

萬歷二十五年(1597年)李如松升任遼東總兵官。次年四月,韃靼土蠻犯遼東,李如松率輕騎追擊,與數萬韃靼騎兵遭遇,李如松率所部三千余人浴血奮戰,陣亡于撫順渾河一帶,卒年五十歲。萬歷皇帝“痛悼”,令具衣冠歸葬于順天府(今北京)宛平縣長辛店之西南。朝廷追贈少保寧遠伯,立祠謚忠烈。

李如松作為明代最出色的軍事統帥之一,他不但作戰勇敢,指揮靈活,而且行事果斷,決不拖泥帶水,確實是一代名將。李如松的成就要遠高于他的父親李成梁,他不但在國內打擊了蒙古勢力和女真勢力,更在朝鮮戰場上消滅了無數侵占他國領土的日本侵略者,揚了中華國威,值得大贊!

轉載申明:360常識網,歡迎分享,轉載請注明出處!
? 1 色妞www精品视频一级下载| 国产在vr视频精品观看| 99久久久精品免费观看国产| 中文字幕精品一区| 精品久久人人妻人人做精品| 日韩经典精品无码一区| 无码精品不卡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国产精品免费观看| 在线观看91精品国产入口| 亚洲国产综合91精品麻豆|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久久不卡| 香蕉依依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国产精品毛多多水多| 成人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尤物| 99久久精品日本一区二区免费| 久久机热re这里只有精品15| 99免费精品视频| 国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蜜臀| 国产色婷婷精品综合在线| 羞羞色院91精品网站| 国产精品美女一区二区| 在线精品免费视频| 欧美激情国产精品视频一区二区| 78成人精品电影在线播放 | 久久国产精品一区免费下载| 久久国产乱子精品免费女| 国内精品久久九九国产精品| 精品三级在线观看| 久久九九99热这里只有精品| 99热精品国产三级在线观看| 精品一区精品二区制服| 国产精品美女久久久久网| 亚洲精品免费网站| 精品无人区麻豆乱码1区2区新区 |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久去q|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按摩| 国产精品看高国产精品不卡| 久99久热只有精品国产男同|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久久久| 3D动漫精品啪啪一区二区下载| 色哟哟精品视频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