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歷史 > 文史百科 > 正文

唐朝科舉制度簡介 唐朝的科舉競爭究竟有多激烈

2017-01-06 12:00:43  來源:360常識網   熱度:
導語:唐代的錄取比例相對偏低,據《通典·選舉三》,唐代“貢士之法,多循隋制。上郡歲三人,中郡二人,下郡一人,有才能者無常數。”唐初大郡一

唐代的錄取比例相對偏低,據《通典·選舉三》,唐代“貢士之法,多循隋制。上郡歲三人,中郡二人,下郡一人,有才能者無常數。”唐初大郡一般在3萬戶以上,以每戶平均5口人來說,至少有15萬人,換算下來,錄取比例為總人口的1/50000。

到唐高宗時,錄取比例開始上升,特別是在武則天當政后,錄取名額大幅增多,科舉已成為讀書人入仕的最主要路徑。

據《朝野僉載》:“乾封(唐高宗年號)以前選人,每年不越數千;垂拱(武則天年號)以后,每歲常至五萬。”

曾任洋州刺史的唐代經學家趙匡在其《舉選議》中稱,尚書省考試錄取,“大率二十人中方收一人”,錄取率大概是5%。雖然此錄取率比唐初增加許多,但因考生越來越多,錄取率仍較低,所以出現了《通典·選舉五》所說的情況:“故沒齒而不登科者甚眾。”

唐朝科舉各科的錄取比例并不一樣。據《文獻通考·選舉二》:“進士大抵千人,得第者百一二;明經倍之,得第者十一二。”即唐朝進士科的錄取率在1%至2%左右;明經科錄取率較高,比進士科多了10%。

進士科錄取名額每次僅30人左右,故唐人李山甫詩中稱:“麻衣盡舉一雙手,桂樹只生三十枝。”唐代進士錄取要求嚴苛,寧缺毋濫。據《新唐書·選舉志上》,唐文宗李昂曾詔令禮部:“歲取登第者三十人,茍無其人,不必充其數。”

可能正緣于不能“濫竽充數”,唐朝的錄取率是科舉時代中國各朝中最低的。據清徐松《登科記考》中的統計:終唐之世,貢舉進士凡266次,及第進士為6642人,平均每次進士及第不到25人。

轉載申明:360常識網,歡迎分享,轉載請注明出處!
? 1 99久久免费精品视频| 国产精品最新资源网| 日韩美女18网站久久精品| 久久国产精品99久久小说| 在线观看国产精品麻豆| 午夜精品射精入后重之免费观看 | 在线精品一区二区三区电影| 亚洲级αV无码毛片久久精品| av国内精品久久久久影院| 亚洲精品专区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在线视频观看| 国产在线观看高清精品| 日本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久久久亚洲精品视频| 国产成人精品免费大全| 香蕉久久夜色精品国产尤物| 99久久国产综合精品麻豆| 国产精品美女久久久久av超清| 日韩精品无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99视频精品免费视频76| 亚洲精品无播放器在线播放 | 1卡二卡三卡四卡精品| 九九线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无码AV天天爽播放器| 久久狠狠高潮亚洲精品| 国产A三级久久精品| 国产精品免费_区二区三区观看| 久久国语露脸国产精品电影| 国产精品熟女高潮视频| 亚洲精品一级无码中文字幕| 精品国产18久久久久久| 99re6这里有精品热视频| 精品一久久香蕉国产二月| 国产精品186在线观看在线播放 | 久久精品国产一区二区| 最新国产精品好看的国产精品| 国产精品久久久天天影视| 人妻少妇精品视中文字幕国语|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99蜜桃| 久久夜色精品国产www| 精品女同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