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擊戰的歷史 “游擊”一詞最早可以追溯到漢初
2017-04-28 20:07:00 來源:360常識網
熱度: ℃
導語:游擊戰在中國有悠久的歷史,世界其他一些國家也開展過游擊戰。中國人民對游擊戰有豐富的實踐經驗。在長期的革命戰爭中,中國人民創造了許多
游擊戰在中國有悠久的歷史,世界其他一些國家也開展過游擊戰。中國人民對游擊戰有豐富的實踐經驗。在長期的革命戰爭中,中國人民創造了許多適合本國情況的游擊戰法,為戰爭勝利,起了重要作用。如破襲戰、地雷戰、麻雀戰、襲擊戰、伏擊戰、地道戰、圍困戰,等等。 分散流動的作戰形式。它以襲擊為主要手段,出沒無常地攻擊和襲擾敵人,達到殲滅或消耗敵人的目的。游擊戰是一種非正規作戰,無固定的作戰線,較正規戰具有更大的主動性、靈活性、進攻性、速決性和流動性。
游擊戰通常不能決定戰爭命運,它的戰略任務是輔助正規戰和把自身發展成為正規戰,以奪取戰爭的最后勝利。革命戰爭的游擊戰,是被壓迫的人民或被侵略的民族,反抗壓迫或侵略的一種群眾性的武裝斗爭形式,在革命戰爭中具有重要的戰略地位,曾經起到以弱勝強的重大作用。
中國古代兵書史籍對游擊戰有生動的記述。“游擊”一詞,最早見于漢初。《漢書·匈奴傳》載:"貳師解而引歸,與單于連斗十余日。游擊無所得。"漢高祖設置游擊將軍,把游擊部隊稱為"游兵"、"游騎"、"游軍"。《史記·魏豹彭越列傳》載:"漢王三年,彭越常往來為漢游兵,擊楚,絕其后糧于梁地。"這里說的游兵的作戰行動,是游擊戰性質的。《握奇經·八陣總述》“游軍”一節記述:“游軍之形,乍動乍靜,避實擊虛,視羸撓盛,結陳(陣)趨地,斷繞四徑。后賢審之,勢無常定。”這是對游擊戰特點的生動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