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軍眼中的第一恐怖軍 74軍五任軍長都是誰?
抗戰(zhàn)時期,有這樣一支國軍部隊,因為作戰(zhàn)勇敢,作風頑強,被日軍咬牙恨齒地稱為“中國第一恐怖軍”。
這支部隊,全稱國民革命軍第七十四軍。
第七十四軍于1937年9月1日在浙江組建成軍,到1948年底在淮海戰(zhàn)役中被解放軍消滅,歷時11年,共有俞濟時、王耀武、施中誠、張靈甫、邱維達五位軍長(師長)。
俞濟時:首任軍長
1937年8月,武漢。33歲的俞濟時,接到國民政府的委任狀,被任命為新組建的國民革命軍七十四軍軍長。俞濟時,便是七十四軍首任軍長。
俞濟時浙江奉化人,蔣介石的老鄉(xiāng);又是黃埔一期出身,根正苗紅,因此深受蔣介石青睞。七十四軍組建后,在他的率領下,參加了淞滬會戰(zhàn)、南京保衛(wèi)戰(zhàn)和武漢會戰(zhàn)等戰(zhàn)役,轉戰(zhàn)大江南北。
1939年10月,俞濟時離開七十四軍,調(diào)任第十集團軍副總司令。1942年,他被任命為蔣介石侍衛(wèi)長,后任三十六集團軍總司令等職。期間,隨侍蔣介石出席開羅會議。
王耀武:善于帶兵
王耀武與俞濟時同年出生,也是生于1904年。王耀武是地道的農(nóng)民出身,黃埔三期學員。
七十四軍組建時,王耀武是五十一師師長。當七十四軍成為國民黨抗日勁旅時,王耀武也成為七十四軍的一員主將。
1939年6月,蔣介石在重慶召見了王耀武,對他任五十一師師長期間的戰(zhàn)績大加贊許,任命他為七十四軍軍長。
其后,王耀武率七十四軍參加了第一次長沙會戰(zhàn)、江西上高會戰(zhàn)、浙贛會戰(zhàn)、鄂西戰(zhàn)役等,立下了赫赫軍功。蔣介石稱贊王耀武“善于帶兵,有指揮才能”。時人有“寧碰閻王,莫碰老王”之謂。
上高會戰(zhàn)中,七十四軍獲得一面飛虎旗——這是國民黨軍隊的最高榮譽。
1943年4月,鄂西戰(zhàn)役結束后,王耀武升任第二十九集團軍副總司令、總司令。
施中誠:雪峰立功
從1943年春天開始,施中誠成為七十四軍的第三任軍長,駐防湘西常德、武岡、洪江一線。
1945年5月,施中誠率七十四軍參加湘西會戰(zhàn),施中誠親臨前線指揮,配合王耀武所屬5個師,同日軍3個師團,血戰(zhàn)雪峰山下,斃敵數(shù)千,繳獲大批槍炮、彈藥。湘西大捷,重創(chuàng)日軍先頭部隊,使之不敢冒然西進。七十四軍一時軍威大振,施中誠實現(xiàn)了他的“殲敵御外侮,報效我山河”的誓言。
這次勝利,施中誠為七十四軍再獲一面飛虎旗。
1945年終于迎來抗戰(zhàn)勝利。當年12月,74軍接受衡陽一線日軍投降。1946年春,駐防南京。施中誠卸任七十四軍軍長,調(diào)任南京警備司令。
張靈甫:下場最悲
在七十四軍的歷任軍長中,張靈甫在國人中的知名度最高。然而,他的任期最短,下場也最悲涼。
1946年4月20日,張靈甫任第七十四軍軍長。后任整編后的第七十四師師長。解放戰(zhàn)爭爆發(fā)后,他率領整編七十四師瘋狂進攻新四軍和蘇北、蘇中解放區(qū),先后占領了淮南、淮北、蘇中、蘇北等地,一直攻到山東,氣焰囂張,不可一世。最終在1947年5月因孤軍冒進,被華東野戰(zhàn)軍擊斃于孟良崮,落了個身死軍覆的下場。
邱維達:末任軍長
整編七十四師在孟良崮遭到解放軍毀滅性打擊后,1947年夏,國民黨以在戰(zhàn)前劃撥給整編七十四師,但在后方臨沂未及參戰(zhàn)的3個新兵團和榴彈炮營為基礎,重建了整編七十四軍。邱維達任軍長。
幾十年后,邱維達在他的《滄桑集》中提到這件事時感慨地說:“繩索又套上了脖子。”
1948年11月,邱維達率七十四軍,劃歸邱清泉第二兵團戰(zhàn)斗序列,參加淮海戰(zhàn)役。在陳官莊地區(qū),七十四軍被中國人民解放軍全殲,邱維達被俘虜。
七十四軍從此消失,不復出現(xiàn)。
相關文章
推薦閱讀
- 1抗日名將戴安瀾 靈柩回鄉(xiāng)沿途兩省城市傾城祭拜
- 2老八路憶與日軍拼刺刀 200多人只剩30幾個人
- 3抗日英雄任常倫 肩膀嵌彈片刺死5名日軍犧牲
- 4西北軍大刀軍血浴盧溝橋 整連血戰(zhàn)后僅4人生還
- 5老兵回憶抗戰(zhàn) 徒涉長江死里逃生 全排剩1人
- 688歲老兵回憶抗戰(zhàn) 戰(zhàn)爭很殘酷 多次死里逃生
- 7志愿軍在朝鮮戰(zhàn)場如何粉碎敵軍所謂“絞殺戰(zhàn)”
- 8老戰(zhàn)士回憶板門店停戰(zhàn) “我打印了停戰(zhàn)命令”
- 986歲抗戰(zhàn)老兵告誡子女 勝利之時勿忘危亡之際
- 10101歲遠征軍老兵劉明基 “我為松山戰(zhàn)役背炸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