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六個月中度貧血該怎么辦
貧血的寶寶總會表現出其他人不一樣,因為這說明他們的身體機能發生了異常的變化,身體上的營養跟不上從而導致各種疾病的發生,寶寶6個月中度貧血是很多孩子從出生就可能發生的問題,但是爸爸媽媽們也不用著急只要做出相應的決策即可。那么6個月寶寶為什么會貧血呢?當六個月寶寶中度貧血時我們又該怎么做呢?
寶寶貧血多數是缺鐵性貧血,原因是營養不平衡、胃腸功能障礙或造血物質相對缺乏。正常的孩子出生后,體內會儲存許多鐵,足夠孩子3~4個月的生長發育所需,但是,隨著孩子的成長,到了他半歲時,其體內的儲存鐵已經耗盡。
4至6個月以后的寶寶,必須有規律地添加輔食,攝取一些含鐵的食物,蛋黃中的鐵易于被吸收利用,所以蛋黃必不可少,還可以吃些綠色蔬菜泥。可給孩子再加碎肉、肉松、動物血、肝泥等。含維生素C的新鮮水果汁有利于促進孩子對鐵的吸收。
貧血的孩子看上去臉蠟黃蠟黃的,或顯得蒼白,頭發又細又稀,好煩躁,怕冷,身體抵抗力較弱,很容易患感冒、消化不良、腹瀉甚至肺炎。化驗檢查,血紅蛋白每100毫升少于11克。
因此,建議你首先請醫生用藥物糾正寶寶的貧血,然后再為寶寶制定合理的飲食安排進行食補。
貧血是嬰兒常見的疾病。它不但影響嬰兒生長發育,而且是一些感染性疾病的誘因。貧血的定義,是指外周血液中血紅蛋白的濃度低于患者同年齡組、性別和地區的正常標準,嬰兒血紅蛋白正常值見表;在嬰兒健康檢查中,以營養性貧血最為常見。所以,這里只介紹這一部分。
(1)小細胞性貧血:主要是缺鐵,其次是缺少蛋白質。這些物質的缺少,妨礙了血紅蛋白的形成。這種貧血,可發生于嬰兒的任何年齡,以生長發育較快的嬰兒時期為多見。
(2)大細胞性貧血:由于缺乏維生索B12、葉酸及維生素C這三者對血細胞(包括白細胞與血小板)的發育具有重要作用。除有貧血癥狀外,還有神經系統癥狀,如精神遲鈍、好睡、智力差、面無表情、汗少。嚴重時,手、唇、舌、上肢,以及全身發生震顫。
(3)營養性混合性貧血:即兼有大、小細胞性貧血的特點。 嬰兒患營養性貧血,主要是多有偏食習慣,特別是不愛吃青菜,加上家庭與托幼食堂中飲食搭配較單調,常吃肉蛋多,用肝及動物血為原料的食物少,這也是貧血的原因之一。因此,輕度貧血(血紅蛋白為9~12克)可不必用藥,而采取改進飲食營養來糾正。
當寶寶六個月中度貧血時,爸爸媽媽能做的很多,首先是從飲食上進行改善,多吃一些能補充身體內鋅元素或者說能給身體補血的食物,飲食方面才是關鍵,另外,寶寶貧血時,表現的平常不一樣,可能會有一些哭哭鬧鬧的情況,這是爸爸媽媽們一定要用心的安撫寶寶的情緒,這樣才能讓寶寶的疾病盡快好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