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腸炎發(fā)燒應該怎么辦?
腸炎是很普遍的一種腸胃的疾病,腸炎分為急性腸炎和慢性腸炎,小孩子最常見的就是急性腸炎,腸炎患者會出現腹瀉、嘔吐、以及發(fā)熱的現象,在拉肚子和嘔吐的過程中很可能會出現脫水的現象,而且長時間發(fā)燒對身體的危害也是很大的,那么小孩子腸炎發(fā)燒到底應該怎么辦呢?
1)喂養(yǎng)應定時、定量。按時逐步增添輔食,但不宜過早、過多添加淀粉類或脂肪類食物,也不宜突然改變輔食的種類。可以給寶寶加喂些蘋果汁和胡蘿卜水,以達到收斂腸道內過多水分的目的。
2)轉奶的過程應該循序漸進,切忌速戰(zhàn)速決。一般轉奶需要2周的時間,第一次轉奶應從每天的中間餐數開始,然后每隔幾天增加一次轉奶的餐數,直到完全轉為新的奶粉。考慮到寶寶的體質各不相同,轉奶的步驟也可因人而宜,酌情調整。
3)注意氣候變化,及時增減衣服,注意腹部的保暖。每次便便后,都要用溫水清洗寶寶的肛周,勤換尿布,及時處理糞便并洗手消毒,以免重復感染。同時加強體格鍛煉,預防感冒、肺炎、中耳炎等疾病。
4)如果是在母乳轉換配方奶粉的過程中出現情況,應注意觀察喂食配方奶粉嬰兒的大便,通常呈糊狀或條狀軟便,顏色有黃色,也有綠色。一般來說,每一個寶寶便便的情況都不太一樣,只要寶寶的飲食、生活起居正常,生長發(fā)育一直很好,父母不必為寶寶排便的次數、形狀及顏色太過于操心。
5)一旦出現水樣的便便,應提防輪狀病毒性腹瀉,又稱秋季腹瀉,是一種好發(fā)于秋季的感染性腸炎,絕大多數患兒是因為感染了輪狀病毒后才發(fā)病的。此病是一種自限疾病,病程3-8天,主要治療是補液和抗病毒以及對癥治療。
引起腸炎的原因有很多,主要是飲食不健康,或者食物中毒等引起的,所以當我們出現上吐下瀉和發(fā)燒的現象的時候,應該第一時間的到醫(yī)院進行檢查,并且根據醫(yī)生的指導進行具體的治療。發(fā)燒的時候需要先采用物理方法幫助降溫,文章中也做了詳細的介紹,大家可以參考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