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上的各大淡水域中,生存著很多兇猛的淡水魚類,它們是毫無顧忌的吃食機器,有的甚至能將人從船上拉下水吃掉,太可怕了!其中亞馬遜鲇魚就是其中一種,亞馬遜鲇魚在世界十大最兇猛淡水魚更是排名的第一的存在,那是相當的兇猛啊!下面就快和360常識網一起了解世界十大最兇猛的淡水魚排行榜吧!
世界十大最兇猛的淡水魚排行榜
一、亞馬遜鲇魚,二、新幾內亞鱸魚,三、大頭魚,四、哲羅鮭,五、鱷雀鱔,六、白鱘,七、尼羅河鱸魚,八、王鮭,九、巨骨舌魚,十、六須鲇。
一、亞馬遜鲇魚

兇猛指數:10分
在距亞馬遜河干流數百英里之外的一些支流河水湍急。當地的集市上能見到體長超過10英尺的大鲇魚,小河尚且如此,那么游弋在干流的魚有多大呢?“我剛放下釣鉤往下一看,就意識到我的50磅拉力的線不消半分鐘就要斷了。”一位名叫透德·史密斯的釣魚能手1989年在《釣魚迷》雜志的文章中這樣寫著。這是他第一次試釣亞馬遜巨鲇,釣點在玻利維亞境內的上亞馬遜河的支流 拜尼河上。當地的印第安人對透德的大塊身材和力氣表示欽佩,但卻瞧不起他的通常用來釣北美狗魚的釣具和50磅的釣線,他們說,“這只能逗巨鲇。”盡管透德也釣上過重達80磅的大魚,但以前從未見過的巨鲇還是一再斷線而去。透德還告訴我們一些傳說,說巨鲇能拖著獨木舟任意遨游,甚至將人從船上拖下水、咬掉人的手指等。有兩次,他用鯊魚鉤掛10磅重的魚作釣餌,然后拴400磅拉力的線并把線系在樹上——而第二天,樹和釣線全不見了……科學家米切爾·戈爾丁教授從1976年開始研究亞馬遜諸支流的魚類和漁業資源,他說他曾見到過250磅、7.5英尺長的巨鲇,國際釣魚聯合會的紀錄是256磅9盎司,由基爾伯特·福南迪斯于1981年在巴西的索利莫斯河釣取。
二、新幾內亞鱸魚

兇猛指數:10分
新幾內亞鱸魚有兩種,一種叫黑鱸,主要生在急流中;另一種叫花斑尾鱸,生活在河流上游。在新幾內亞群島的第二大島新不列顛島南部海濱的釣魚營地,有這樣一句俗話:“釣線越粗,斷線的聲音就越響。”莫爾斯強調說,釣這里的魚要用40磅釣線接80磅的金屬腦線,用大號錨鉤掛8英寸長的釣餌,并配以非常結實的碳素混合竿,他說:“魚上鉤後一寸也不能讓它。”但做到這一點是幾乎不可能的。這里水流湍急,速度達每小時5海里,而且水中還有浮木雜草,地形異常復雜。有魚咬鉤啦!竿尖立即被拉得直指水中。釣手掙扎著想保持平衡,但還是被巨大的拽力一步步拖到船的邊緣……最後,當魚拉著小船逆流游去時,優質尼龍線還是從繞線輪上連根斷掉。嘣;前面提到的那句俗話應驗了。莫爾斯說,鱸魚都長著德國獵犬似的利齒,力如蠻牛。據說曾見過70磅的大鱸,但大多數用鉤、線釣上來的魚是18~30磅。一盤48磅鱸魚是曾釣出水的最大的魚。
三、大頭魚

兇猛指數:10分
英國釣魚專家約翰威爾遜聲稱:“沒有任何魚可以同巨大的大頭 魚相提并論。”用四五十磅拉力的線同一條中等個頭的大頭 斗上幾個小時之后而它竟沒有一點疲倦的跡象,這是常見的事。它的一次沖鋒就可以將全部釣線從繞線輪中拉盡,垂釣者要么跳下激流跟著魚游,要么站在原地等著釣線被魚拽斷后像子彈一樣回來。
四、哲羅鮭

兇猛指數:9分
哲羅鮭,是一種冷水性的淡水食肉魚,主要分布在亞洲北部地區,西至伏爾加河流域、東至伯朝拉河流域、南至黑龍江流域,北至勒拿河流域均有發現。哲羅鮭大部分時間生活在水流湍急的溪水中,冬季在較深的水體如大江干流、湖泊中越冬,春季向溪流洄游產卵。性兇猛,體型大,身長在1米以上,但曾經有發現長達4米,重達90公斤的個體,捕食魚類及在依水生活的蛙類、蛇類、鼠類、鳥類等。哲羅鮭肉味鮮美,為珍貴魚類。
五、鱷雀鱔

兇猛指數:8分
鱷雀鱔:是北美7種雀鱔魚中最大的一種,能長到3米。體延長,上下頜亦長。口裂深,具銳齒。背、臀鰭相對并位于體后部;無脂鰭;腹鰭腹位。各鰭無硬刺。側線完全。鰾有鰾管與食道背部相聯,鰾多分室,形如肺,鰾壁密布微血管,可營氣體代謝。體被菱形硬鱗,具后凹椎體及近歪形尾,系低等硬骨魚。為大型兇猛魚類,主要生活于純淡水,偶入咸淡水。喜單獨生活。卵有毒,呈綠色,粘附于水草或礫石上。孵化后幼體仍懸垂在固著物上。魚肉可食。主要分布在從墨西哥到美國弗羅里達州的墨西哥灣沿岸河流和河口水域,密蘇里河和俄亥俄河下游,以至尼加拉瓜境內的兩個湖泊。
六、白鱘

兇猛指數:8分
白鱘做為中國的一級保護動物,它的頭上還有著其他的名號,比如世界十大最兇猛淡水魚、世界上最大的淡水魚之一、水中大熊貓等等,白鱘在淡水域中也是一種非常兇猛的存在,不過比起上面的亞馬遜鲇魚還是要差那么一點的,白鱘最大可以長大3-4米長,最重的可以達到500-600斤。
七、尼羅河鱸魚

兇猛指數:7分
尼羅河鱸魚是一種食肉性魚類吃食很兇猛,上鉤后,它會不停地跳出水面,試圖尼羅河鱸魚脫鉤。尼羅河鱸魚是踞蓋魚科的最大成員,據說曾有過400多磅的大魚,但國際釣魚聯合會的世界紀錄是191.5磅,由安迪"戴維森1991年在非洲的維多利亞湖上釣獲。尼羅河鱸已成為維多利亞湖上的主要肉食性大魚。它們以幾十種小魚為食,并使其中的幾種已經滅絕。
八、王鮭

兇猛指數:7分
在阿拉斯加的凱耐半島,一位釣手同王鮭搏斗了36小時,王鮭上鉤后會耍各種花樣力圖掙脫,它們能像二戰時的日本的神風隊那樣以身體撞船,能撞扁鋁質船體,能破壞木制船頭,它們能跳到船上、岸上,能輕易地破壞質量不是太好的釣具。阿拉斯加的王鮭長的這么大,也許是因為在寒冷的、流速很快的水中作長途遷徙需要非凡的耐力和力量,巴汀說:“阿拉斯加王鮭身上的脂肪比任何別的地方的魚都要多,在育空河,王鮭能夠在60天里不吃任何東西游上2000英里。”
九、巨骨舌魚

兇猛指數:6分
巨骨舌魚主要棲息在水流緩慢的河里,甚至能在含氧量很低的水域生存,因為它有巨大的氣囊,這種氣囊是由肺葉的組織構成,可以充當附加的呼吸器。它也能像大西洋的大海鰱一樣浮到水面吸氧。米格道爾斯基指出,可根據巨骨舌魚常潛伏在水面障礙物下,伺機張開巨口吞食獵物和釣餌,這種魚上鉤后雖然不跳出水面,但也拼命地擺動身軀或在水面使勁翻滾。
十、六須鲇

兇猛指數:6分
世界上最長的淡水魚無疑是白鱘,但緊隨其后,并且更加神秘的便是六須鲇(Wels)。據說可達16英尺長,650磅重的蛇狀大鲇。但是沒有照片,也沒有骨架等任何實物可以證實。和美洲鲇魚一樣,六須鲇也喜棲息在洞里或水下雜物中間,大的鲇魚主要在夜間或光線較暗時進行捕食,這種食肉魚類什么都吃,從不錯過任何捕食機會。
轉載請注明來源:360常識大全網 http://www.jewhy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