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充墻是什么?填充墻砌體的施工方案
填充墻是什么?填充墻砌體的施工方案
填充墻是什么?
框架結構的墻體是填充墻,起圍護和分隔作用,重量由梁柱承擔。框架結構分全框架和半框架,全框架沒有承重墻,半框架有承重墻。
體積計算:填充墻按設計圖示尺寸以體積計算,扣除門窗洞口面積和梁包括(過梁、圈梁、挑梁)所占的體積。其實砌部分已包括在項目內,不另計算。
一種建筑結構,墻體按照結構受力情況不同,有承重墻、非承重墻之分。非承重墻包括隔墻、填充墻、幕墻。凡分隔內部空間其重量由樓板或梁承受的墻稱為隔墻;框架結構中填充在柱子之間的墻稱框架填充墻。而主要懸掛于外部骨架間的輕質墻稱幕墻。
剪力墻結構的填充墻一般使用加氣混凝土砌塊。而廁所廚房有抗滲要求必須有20cm的混凝土踢腳,并用抗滲條件較好的頁巖多空燒結磚,另外門窗洞口處需預留一些實心磚。
填充墻砌體的施工方案
填充墻砌體施工方案的確定一定要根據具體的實際情況來,下面就給大家簡單來講講小型砌塊的施工工藝是如何的。
小型砌塊
1、小型砌塊的施工程序是:找平→放線→立皮數桿→排列砌塊→拉線→砌筑→勾縫。
2、砌筑前應在基礎面或樓面上定出各層的軸線位置和標高,并用1∶2水泥砂漿或C15級細石混凝土找平。
3、砌筑前應按砌塊尺寸和灰縫厚度計算皮數和排數。砌筑一般采用“披灰擠漿”,先用瓦刀在砌塊底面的周肋上滿披灰漿,鋪灰長度為2~3m,再在待砌的砌塊端頭滿披頭灰,然后雙手搬運砌塊,進行擠漿砌筑。
4、砌體灰縫應橫平豎直,砂漿嚴實。水平灰縫砂漿飽滿度不得低于90%,豎直灰縫不低于60%,不得用水沖漿灌縫。水平和垂直灰縫的寬度應為8~12mm。
5、砌筑應盡量采用主規格砌塊,用反砌法(底面朝上)砌筑,從轉角或定位處開始向一側進行。內外墻同時砌筑,縱橫墻交錯搭接。上下皮砌塊要求對孔、錯縫搭砌,個別不能對孔時,允許錯孔砌筑,但搭接長度不應小于90mm。如無法保證搭接長度,應在灰縫中設置構造筋或加網片拉結。
6、墻體臨時間斷處應砌成斜槎,斜槎長度不應小于高度的2/3(一般按一步腳手架高度控制)。如必須留槎應設φ4mm鋼筋網片拉結。
7、預制梁、板安裝應坐漿墊平。墻上預留孔洞、管道、溝槽和預埋件,應在砌筑時預留或預埋,不得在砌好的墻體上鑿洞。
8、在墻體下列部位,空心砌塊應用混凝土填實:底層室內地面以下砌體;樓板支承處如無圈梁時,板下一皮砌塊;次梁支承處(寬不小于400mm,高不小于190mm)等。
9、如需移動已砌好的砌塊,應清除原有砂漿,重鋪新砂漿砌筑。
10、對五、六層房屋,常在四大角及外墻轉角處用混凝土填實三個孔洞以構成芯柱。在砌完一個樓層高度后連續分層澆灌,混凝土坍落度應不小于5cm,每澆灌40~50cm高度應搗實一次。
11、砌塊每日砌筑高度應控制在1.5m或一步腳手架高度;每砌完一樓層后,應校核墻體的軸線尺寸和標高。在允許范圍內的軸線及標高的偏差,應在樓板面上予以糾正。
12、在砌筑過程中,應采用“原漿隨砌隨收縫法”,先勾水平縫,后勾豎向縫。灰縫與砌塊面要平整密實,不得出現丟縫、瞎縫、開裂和粘結不牢等現象,以避免墻面滲水和開裂,以利于墻面粉刷和裝飾。
13、鋼門、窗安裝前,先將彎成Y或U形的鋼筋埋入混凝土小型砌塊墻體的灰縫中,每個門、窗洞的一側設置二只,安裝門窗時用電焊固定。木門窗安裝,事先在K3混凝土小砌塊190mm×190mm×190mm內預埋浸瀝青的木磚,四周用C15細石混凝土填實,砌筑時將K3砌塊側砌在門窗洞的兩側,一般門洞用六塊木磚,每個窗洞用四塊木磚。
14、圈梁澆筑應先在底一皮混凝土小砌塊上用C10混凝土封底,然后再砌墻工作底摸,并在砌塊豎縫中預留孔洞穿入螺栓及夾具,固定圈梁模板,綁鋼筋,澆筑混凝土,拆模后立即用混凝土嵌填孔洞。
15、施工時所用的砂漿宜選用專用的小砌塊砌筑砂漿JC860。澆灌芯柱的砼,宜選用專用的小砌塊灌孔砼JC861。
16、施工時所用的小砌塊的產品齡期不應小于28d。
17、承重墻體嚴禁使用斷裂小砌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