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最長的行軍有多長?軍事史上最長的行軍是由中國共產黨領導的著名的長征。1934年10月,由于王明“左”傾險主義的錯誤領導,位于江西一帶的中央革命根據地(又叫作中央蘇區)在國民黨軍隊的第五次“圍剿”戰爭中遭到失敗,紅軍第一方面軍的主力不得不從長江南北各蘇區向陜甘革命根據地(又叫作陜甘蘇區)進行戰略轉移。下面就跟360常識網一起具體看看歷史上最長的行軍等相關內容。

歷史上最長的行軍:長征
1934〜1936年,在整整兩年中,紅軍長征轉戰14個省,歷經曲折,戰勝了重重艱難險阻和國民黨軍隊的1H追堵截,將中國革命的大本荇轉移到了西北。整個長征行程9654千米,翻越了18座山脈,渡過了6條大江人河,盡管在行軍中大約損失了22000人,但卻保存了大部分軍隊和中國革命的火種,創造了軍事史上的一個奇跡。
長征為1934年10月至1936年10月間,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中國工農紅軍紅一方面軍、紅二方面軍、紅四方面軍和紅二十五軍從中央蘇區和南方蘇區開始的戰略轉移,最終抵達、匯聚于陜甘蘇區。紅軍到達陜甘蘇區后,1935年12月,毛澤東在報告中首先用“長征”一詞,從此,“長征”一詞進入史冊。

各階段
長征準備階段(1934年7月7日~1934年10月10日)
長征失利階段(1934年10月10日~1935年1月15日)
長征轉折階段(1935年1月15日~1935年6月14日)
堅持北上和南下分裂階段(1935年6月14日~1935年10月19日)
發展鞏固和南下受挫階段(1935年10月19日~1936年7月1日)
大會師階段(1936年7月1日~1936年12月12日)各部隊
第一支是中央紅軍(后改稱紅一方面軍),于1934年10月10日由福建的長汀等地出發,1935年10月19日到達陜西的吳起鎮(今吳起縣),行程達二萬五千里;
第二支是紅二十五軍(后編入紅一方面軍),于1934年11月16日由河南羅山何家沖出發,1935年9月15日到達陜西延川永坪鎮,同陜甘紅軍會師,合編為紅十五軍團,行程近萬里,最早到達陜北的一支紅軍。

第三支是紅四方面軍,于1935年5月初放棄川陜蘇區,由彰明、中壩、青川、平武等地出發,向岷江地區西進,1936年10月9日到達甘肅會寧,與紅一方面軍會師,行程一萬余里;
第四支是紅二、紅六軍團(后同紅一方面軍第三十二軍合編為紅二方面軍),于1935年11月19日由湖南桑植劉家坪等地出發,1936年10月22日到達會寧以東的將臺堡,同紅一方面軍會師,行程兩萬余里。
轉載請注明來源:360常識大全網 http://www.jewhy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