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早的競走比賽在什么時候?競走(Race Walking),是從日常行走的基礎(chǔ)上發(fā)展出來的運動,規(guī)則規(guī)定支撐腿必須伸直,從單腳支撐過渡到雙腳支撐,在擺動腿的腳跟接觸地面前,后蹬腿的腳尖不得離開地面,以確保沒有出現(xiàn)“騰空”的現(xiàn)象,而這也是競走與跑步的主要分別。下面就跟360常識網(wǎng)一起具體看看世界上最早的競走比賽等相關(guān)內(nèi)容。

世界上最早的競走比賽
正式的競走比賽有9名裁判,如果有3個裁判都警告了同一個運動員,該名運動員就將被取消參賽資格。有記載的最早的競走比賽是1867年在英國舉行的,英國也是世界上最爭把競走列為正式比賽項目的國家。
在19世紀后,競走的規(guī)則才漸漸制定下來。當時稱作“徒步”(Pedestrianism)競賽。而徒步競賽發(fā)展后,如同競跑或是競馬活動,成為英國與美國的消遣運動,并且得以投注博奕。隨著時間發(fā)展,也成為現(xiàn)代運動的正式項目之一。
由于競走對場地、設(shè)施以及運動員的專業(yè)素質(zhì)的要求都不是很苛刻,所以,比賽一經(jīng)舉辦就吸引了很多人參加。現(xiàn)在競走成為了深受群眾歡迎的一項大眾運動。

競走是在日常行走的基礎(chǔ)上發(fā)展出來的長距離體育運動,起源于英國。雖然也是徒步競賽,但是與跑步不同。競走運動員在比賽過程中雙腳不能同時離開地面,否則視為犯規(guī)。由于邁步會降低距離,因此為了達成目標,競走的運動員必須維持跟八百米跑者一樣的速度頻率。奧運會的競走比賽分為20公里競走和50公里競走,在公路上進行。
競走在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當中為田徑項目之一,其中只有20公里競走(男子與女子組)以及50公里競走(只有男子組)。競走項目首見于1904年的現(xiàn)代奧林比克運動會上,當時放如在“全能運動”(all-rounder)當中的半英哩競走。最后成為十項全能的開端。在1908年,開始增加1500米競走以及3000米競走的單獨項目,從此之后,每次的奧林匹克運動會當中至少都會有一項競走項目。由于多年來的女性團體游說,女性競走項目于1992年開始加入奧運。除了奧運之外,每兩年舉辦一次的世界田徑錦標賽也有競走項目,以及英聯(lián)邦運動會和泛美運動會都有包含競走項目。
競走技術(shù)的基本要求:
1、步幅自然、寬大、頻率快、身體重心軌跡波動小,移動速度快,實效性高。
2、動作自然、協(xié)調(diào)、節(jié)奏感強、輕松省力、經(jīng)濟性好。
3、雙腳不能同時離地。
普通走步的速度,每小時約五公里左右,而競走的速度則快得多,即使用中等速度走,也要比普通走快一倍以上。競走規(guī)則要求,支撐腿必須伸直,從單腳支撐過渡到雙腳支撐,在擺動腿的腳跟接觸地面前,后蹬腿的腳尖不得離開地面,這樣就能保證用雙腳支撐,不會出現(xiàn)騰空現(xiàn)象,這是走和跑的根本區(qū)別。
競走的速度取決于步頻和步長。普通走每分鐘約為一百到一百二十步,而競走可達一百八十到二百步,優(yōu)秀的競走運動員每分鐘超過二百步。普通走的步長一般是七十到八十厘米,競走的步長可達九十到一百一十厘米,身材高大的運動員的一步是一百二十厘米左右。
普通走,每步一般需要0.50—0.55秒,而競走每步只需要0.27—0.32秒,甚至還要少一些。因此,這就加大了肌肉緊張和放松交替工作的困難程度,需要在訓練中很好地解決。

步長和步頻是相互制約的。加大步長相對地會影響步頻,加快步頻也會影響步長。一般應(yīng)保證一定步長的前提下提高步頻。過分加大步長,會給有關(guān)肌肉加重負擔和增加緊張程度,過多消耗體力,容易引起疲勞,而且也不利于步頻的加快。加快步頻是依靠腿部肌肉的力量和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作用,其潛在力是比較大的。
競走的單腳支撐和雙腳支撐是不一樣的,單腳支撐要比雙腳支撐時間長得多。要想加快競走速度,必須縮短單腳支撐和雙腳支撐的時間,但縮短雙腳支撐時間是主要的,而縮短單腳支撐時間其效果是不明顯的。
轉(zhuǎn)載請注明來源:360常識大全網(wǎng) http://www.jewhy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