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現存最高的風水古塔是什么樣子?古塔,是中國五千年文明史的載體之一,古塔為祖國城市山林增光添彩,塔被佛教界人士尊為佛塔。那么中國現存最高的風水古塔是什么樣子?下面就跟360常識網一起具體看看中國現存最高的風水古塔等相關內容。

中國現存最高的風水古塔
坐落于四川省邛崍市城東南的回瀾塔(古稱鎮江塔),是成都境內最高的古塔,亦是中國現存最高的風水古塔。塔高達75.48米,修建在邛崍南河河心的沙磧上,它經歷了無數次風、洪、地震災害的嚴峻考驗,至今仍然巍然屹立。
設計風格
鎮江塔,高75.48m,是成都市境內最高的古塔,號稱中國現存最高的以保護風水為目的而修建的古塔。該塔曾名回瀾塔,是清代分三次在明代塔基上重建的。鎮江塔共13層,塔型為重樓式。塔內有正方形塔心柱,直到第九層底部。塔心柱中空,中設殿龕,供奉八位歷史人物,從下往上依次是:伍子胥、范蠡、關羽、李冰、蘇軾、馮時行、岳飛和主宰文人命運的“奎星”。九層以上,內部全空,僅置一架直木梯供人上下。
塔頂有一銅制葫蘆形塔剎,即人們通說的寶頂,遠遠望去金光燦燦,不知者以為是黃金寶頂。塔的平面呈正六邊形,塔基用紅砂石條砌成。每邊長7.2米。塔基之上用青磚起砌塔身,各層疊澀內收,次第減小。塔內有正方形塔心柱,直到第九層底部。各層塔門外匾額上的題款,亦與塔內供奉的人物相關。諸如第六層殿龕的北時行,為北宋宣和六年(1124)狀元,川西民間傳說他是四川的第一個狀元,稱其為天之驕子。而該層塔門外匾額上所題:“科甲延綿”四字,寓意蜀中英才輩出,不絕于斯。塔至九層而上,內部全空,僅置直木梯一架供人上下。同時也因為內部沒有供奉,則塔外亦無匾額。這五層塔樓名日:“五常樓”,依次為仁、義、禮、智、信樓,儒家思想非常濃厚。

鎮江塔是成都地區唯一對外開放的古塔。游人從第一層塔門進入,可沿青磚砌于塔壁與塔心柱之間的階梯盤旋而上,直到第九層后,可再沿木梯登至頂層。各層六面皆開有拱形窗口,即可通風透光,又可憑窗跳望。當游人登至頂層,從六個方面憑窗遠眺,邛州古城和方圓數十里山色風光盡收眼底。

歷史淵源
草根”皇后為自保而建塔明朝萬歷皇帝的生母是慈圣太后,姓李,出身卑微,慈壽寺塔僅是一名宮女,得隆慶皇帝寵幸后生下萬歷皇帝,遂母以子貴,被加封為貴妃。隆慶皇帝在位6年后駕崩,死時只有36歲。李氏雖早年喪夫,但被尊為慈圣皇太后。萬歷皇帝即位時年僅10歲,所以內外政事曾一度由李太后執掌,但因她出身微賤,表面上雖貴為太后,實際上卻處處受制,甚至在用膳時也不能和萬歷及皇后平起平坐,只能站著。宮廷中的生活充滿了兇險,李太后不得不使出渾身解數來鞏固自己來之不易的政治地位。于是她聲稱自己是九蓮菩薩轉生,并在她主政其間在全國各地、京城內外大興土木,廣建佛寺,鎮江塔寺就是其中最著名的寺院之一。鎮江塔寺建于萬歷四年(1576年),基址是明正德年間太監谷大用的墓地,它是李太后授意萬歷而建。建鎮江塔寺時,李太后使用了當時最好的建筑材料和工匠,并詳細地過問寺廟的建造進程。《明史》中記載,由于鎮江塔寺耗資巨大,大學士張居正曾以財政匱乏為由反對建寺,由此可見當時建成的鎮江塔寺是多么的豪華富麗。原鎮江塔寺內有天王殿、鼓樓、鐘樓、永安萬壽塔、延壽寶殿、寧安閣等一系列建筑,形制整齊,規模宏大。其中寧安閣匾額為李太后手書,后殿內供奉九蓮菩薩像。清光緒年間的一場大火,將寺內建筑全部燒毀,只留下現今的一座磚塔。據《日下舊聞考》記:“鎮江塔寺去阜成八里,圣母慈圣皇太后所建,經始于萬歷四年,成于萬歷六年……慈圣皇太后為穆考薦冥祉,神宗祈嗣,寺成賜名鎮江塔寺……有永安壽塔,塔十三級,高聳入云!庇纱丝梢源_定此塔曾是鎮江塔寺建筑的一部分。另外,塔碑上“慈圣宣文肅皇太后之寶”幾處印文,更指明了塔的主人就是李太后無疑。鎮江塔寺塔北立有兩塊萬歷年間的石碑,左側為紫竹觀音像(也有九蓮菩薩像一說),右側為魚籃觀音像和關帝像。魚籃觀音取材于佛經《感應傳》及《法華持驗》。據上世紀80年代全國文物普查統計,玲瓏塔所存的一幅《魚籃觀音圖》是全國僅存的兩幅之一,十分珍貴。(文字部分由網上下載)昆玉河畔西八里莊,有個玲瓏公園,公園里的塔已經有400多年歷史。
轉載請注明來源:360常識大全網 http://www.jewhy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