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人們現在對護發方面越來越注重,所以連帶著市場的護發產品也越來越多樣化。而在這多樣的護發產品之中,你需要根據自己的發質來正確選擇適合的護發產品。那在選擇護發產品之前我們應該知道些什么樣的常識呢?快跟著360常識網的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一、認識頭發

頭發,指生長在頭部的毛發,有保護頭部和增加美感的作用。頭發不是器官,不含神經、血管,沒有生命,主要由角質蛋白構成。
(一)觀察頭發的橫截面,主要3部分構成,毛表皮,毛皮質和毛髓質。
1、毛表皮
毛表皮是頭發的最外層結構,由扁平細胞交錯重迭組成,呈魚鱗片狀,從毛根一直排列到毛梢,內側是毛皮質。
毛表皮很薄,但卻保護頭發不受外界影響,保護皮脂并抑制水分蒸發,抵抗外來刺激,讓頭發光澤有韌性。(一般說的發質受損,都是毛表皮受損)
2、毛皮質
毛皮質位于毛皮表的內側,由柔軟的角蛋白構成,占毛發成分的75%至90%,是決定著頭發性能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含有的麥拉寧黑色素決定了頭發顏色。
3、毛髓質
毛髓質位于頭發中心部位,中間是空心的孔狀結構,含有空氣,主要有隔熱,提高強度和剛性的作用,約占頭發體積的2/3。
(二)頭發的顏色一般是由基因決定的,常見的有黑色、金黃色、棕色及紅色等。隨著人體的衰老,頭發的顏色會變白。
麥拉寧色素,自然色素,分為兩類,黑色素(黑/褐色)和紅黃色素(紅/黃色)。任何一種自然發色都是由這兩類色素的結合而產生的。
①棕黑:決定頭發顏色的深淺。
即黑色素比例越多,顏色越深;黑色素比例越少,顏色越淺。
②紅黃:決定頭發顏色的色系。
天然的金發是最偏黃色的棕色;天然的紅發是最偏紅色的棕色;天然的黑發是最偏藍色的棕色。
這兩種色素顆粒數量和比例決定頭發的最終效果。
此外,麥拉寧色素還與染發,曬黑,長斑等都有直接的聯系。
二、發質類型

發質的類型可以根據形態、粗細、油膩和受損等進行大致分類。
根據形態可以分為,卷發,波發和直發發質。
直發的橫切面是圓型,波浪卷曲發橫切面是橢圓型,天然卷曲發橫切面是扁形。
根據粗細可以分為,粗發,普通和細發發質。
直徑小于60微米屬于細發;60~90微米屬于普通;大于90微米屬于粗發。我們黃色人種的頭發較粗,大部分都在60~90微米。
根據油膩和干燥程度可以分為油性,中性,干性和混合性發質。
頭發的油膩和干燥是形容頭發的兩種狀態,就像我們平時說肌膚油膩干燥一樣。水油不相容,卻息息相關。因為不管是護膚還是護發,都講究的都是水油平衡。
頭發的油膩主要有3個來源:第一,頭皮油,頭皮分泌的油脂從發根往到發梢擴散,讓頭發油膩。
第二,頭發本身油,比如18-MEA。毛表皮中的18-MEA,使頭發表面呈疏水性,同時也是潤滑劑,能夠降低阻力。一旦分泌過多,頭發便會呈現油膩狀態。
第三,外界條件影響。比如,洗護發產品中的油性成分,沖洗不干凈等等,都會呈現油膩狀態。
干燥程度是指頭發是否缺水,主要測評頭發的吸水性,一般正常頭發中含水量約占10%。
根據水油狀況,可以分為以下類型:
油性:頭發油膩發亮,發干直徑細小,看起來軟塌塌的,摸起來油油的。
中性:不油膩,不干枯,滋潤光亮,有彈性,容易打理。
干性:頭發粗糙、僵硬、無彈性、暗淡無光,發干往往卷曲,發梢分叉、打結,易斷裂。
混合性:指在靠邊頭皮的發干多油,越往上越干燥的頭發,常伴有頭皮屑。
簡單的判斷方法:使用無硅油洗發水后(不用護發素),第二天,如果發現頭發很干燥,那多半就是干性發質;如果發現頭發出現油膩狀態或者是軟塌塌的,多半是油性發質。
根據受損程度分為受損和非受損發質。
受損:頭發受到物理性、化學性和生理與心理損傷導致的,毛表皮(毛鱗片)起翹脫落,甚至皮質層干枯。
1物理性損傷:梳理方式錯誤造成的損傷;剪刀、削刀的不正確使用造成的損傷;電熱美發器具造成的損傷;紫外線造成的損傷,這類損傷主要表現為毛表皮(毛鱗片)的損傷,使頭發開叉,斷裂。
2化學性損傷:日常洗發、護發、定型產品的不正確使用造成的損傷;過度燙、染、漂發以及錯誤操作造成的損傷;環境的污染造成的損傷;海水與游泳池內的水質造成的損傷等。這類損傷主要是皮質層內蛋白纖維組織的損傷,使發質僵硬、變脆、無光、干枯。
3生理與心理損傷:由于人體內臟的原因或自身心理等因素也會造成頭發軟弱無彈性、油膩、脫落、生白發等。
頭發不具有自我修復能力,一旦受損,如不加強養護,極容易出現各類頭發問題。
非受損:這類頭發的毛表皮(毛鱗片)排列整齊,頭發看起來滋潤有光澤。
總之,不健康發質表現有很多,健康發質表現都是類似的,非常好辨認。
三、頭發護理

主要根據上面的分類可以簡單分為,油性,干性,細發,粗發,受損,非受損。
油性:油脂分泌過多,需要控油,建議選擇控油類的洗發水或者無硅油洗發水。
這類洗發水可以減少油脂分泌,同時不會帶來油脂,延長了控油時間。
對于健康的油性頭發,可以不使用護發素,發油等產品。對于受損的頭發,需要使用輕度調理護發產品。
干性:頭發缺水,選擇洗發產品需要保濕,配合護發調理。
混合性:選擇控油類的或者無硅油類的洗發產品,配合修復調理的護發產品。使用護發產品時用在發干或者發梢就可以了,不要接觸頭皮,避免頭皮更油膩。
細發:這類經常伴隨油膩出現,頭發最容易粘在一起,看起來軟塌塌的,發量也顯得更少了。建議使用控油類或者無硅油類洗發水,配合輕度調理的護發產品。
粗發:相對細發,打理容易太多了,完全不用擔心粘在一起。對于干性受損類,可以大膽使用護發修復產品。
受損:需要使用護發產品修復發質,避免頭發干枯,分叉,斷裂等。
非受損:為了避免發質受損,可以適量食用護發產品。
但上面簡單的分類往往并不能滿足日常的發質需求,因為大部分的發質問題都是交叉進行的
大致可以分為油性纖細受損,油性纖細非受損,油性粗厚受損,油性粗厚非受損,干性纖細受損,干性纖細非受損,干性粗厚受損,干性粗厚非受損。

油性纖細受損:由于油脂過多,建議選擇控油類洗發水,少硅油那類。因為已經受損建議加上輕度護理的護發素,因為發質纖細個人不建議使用發膜以免頭發軟塌塌的,油膩快。
油性纖細非受損:發質沒有受損,由于油脂過多,建議使用無硅油洗發水。對于護發素、發膜,統統都可以不用。
油性粗厚受損:由于油脂過多,建議選擇控油類洗發水。由于發質已經受損,需要使用護發素和發膜。因為頭發比較粗厚,不用擔心頭發軟塌塌的。注意,護發素用在發干即可,千萬不要接觸到頭皮,以免讓頭皮更加油膩。
油性粗厚非受損:由于油脂過多,建議選擇控油類洗發水,或者無硅油類。發質粗厚健康,可以適當使用護發素,用在發梢即可,防止頭發受損。
干性纖細受損:發質最差的一類,干性發質頭發缺水,受損發質需要養護,但因為頭發太細又容易出現軟塌塌的油膩發亮的情況。建議使用含有氨基酸類的洗護產品,同時需要使用護發素進行修復。注意,厚重的護發素或者是發膜,會讓頭發連在一起,看起來很臟。
如果是長發,還是剪短吧,至少新長出來的不是受損發質,容易打理一點。
干性纖細非受損:除了干性和纖細外,沒有受損問題,平時需要注意對發質的保護。建議使用具有輕度調理的洗發水(重度調理洗發水容易讓頭發油膩),配合輕度調理的護發素保護頭發。
干性粗厚受損:選擇保濕、修復的洗發護發產品。可以用相對厚重一點的護發產品,如發膜,發油等等。
干性粗厚非受損:只是頭發比較干燥,其他的問題沒有。可以選擇保濕的洗發產品,對于護發素或者發油之類的護發產品也可以使用。
中性健康發質,這類發至比較好打理,適用的產品也很廣,就不單獨介紹。
轉載請注明來源:360常識大全網 http://www.jewhy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