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白黨是20世紀20-40年代的上海俚語,泛指上海地區一群糾黨并以色相行騙,白飲白食騙財騙色的青少年,多屬男性(流氓、小混混,城市地下黑社會)。后來拆白黨(赤膊黨)的聲名大盛,連外埠都知道這個名稱,凡屬騙人財物的案件,國內皆稱為拆白行為。同“仙人跳”、“捉黃腳雞”意義相近。
拆白黨的由來
“拆白”二字是“拆梢”與“白食”的簡語。“拆”即朋友之間瓜分,“梢”即梢板。當時的上海流氓稱錢財為梢板,他們會把騙來搶來的錢財瓜分。而因為當時流氓索取酒席白吃白喝也相當盛行,所以在“拆梢”外也加上“白食”,一般人均稱這幫流氓為拆白黨。后來這幫流氓開始變得有組織地進行行騙,多擇富家女眷為行騙目標。
另也有說,因為拆白黨大半是翩翩少年,那時舶來品的雪花粉流行未久,黨員人人樂用,皮膚擦得雪白。所以拆白,系指“擦白”,故拆白黨亦稱“雪花粉黨”。
其他說法有:1、白吃白拿;2、隱喻拆白黨徒經包裝才能引人入彀;3、等同上海俚語“拆爛污”,指下三濫;4、等同“拆敗”,有害人家庭、令其破落之意。
“拆白”赤膊的南方吳語發言。“拆白黨”就是南方吳語中的“赤膊黨”的意思,由城市中還未就業,有經濟或無經濟來源的青年組成,俗稱城市黑社會組織。在近現代到古代社會,夏天這些城市青年往往給人的形象就是打赤膊在街上游蕩,打架或者收保護費。社會上對于這種有明顯群體性特征的一群人都習慣性稱XX黨。自然這些人就被稱做“赤膊黨”,而在南方吳語發音聽起來就和“拆白”的音近似,而所謂的拆白行為中的拆(瓜分所得),和白(白食),在赤膊黨里面也是最基本的行為,在普通話范疇內也可以解釋,所以現在外面流行把“赤膊黨”都說成“拆白黨”。而赤膊黨卻是如此的形象,卻能很深刻的體現出吳語的精妙。
拆白黨的手段
拆白黨多色相行騙,目的是財非色。
男拆白黨徒,有的扮成小滑頭、也有偽裝成文人學究的,手段五花八門。黨徒中有人專責情報,注意對象多是珠寶滿頭的富人女眷。情報刺探之人暗中尾隨了解目標的姓名、性情、出入特點、家庭背景后,一一記錄向組織匯報,組織派人再次詳細核查虛實判別屬于風流型還是誠實型等分類后,針對目標身價、特點選派一年齡大體相當者前去引誘。遴選上的黨徒被告知目標的一應情報后并授以對策,修飾臉面,更換衣著后潛行到目的地,恭候目標出行,相機行事。多采取尾隨找機會方式,尾隨期間花費務必要求闊綽,黨費統一報銷,時間一長,目標見一如此富貴年齡適合之人追隨左右,不免產生好感,一旦眉來眼去,不免墮入情網圈套。
女拆白黨徒,內幕沒有太多組織結構,一般不過少數幾個人結合在一起的小團體。客觀來說,他們的加入更多是為了滿足肉欲。所以十人之中被害者八九,受惠者也不過一二。到頭來,被殺喪生、家破人亡占多數。即便是受惠者,最終也往往凄慘收場。
轉載請注明來源:360常識大全網 http://www.jewhy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