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咳嗽的食療法
到了秋天,因為氣候和氣溫的變化差距,一些體質(zhì)比較差的人就很容易生病,例如感冒,發(fā)燒,咳嗽等疾病,在初秋時期特別多見。那么應該如何來治療和預防這些疾病呢?下面就讓小編來給大家具體介紹一下中醫(yī)是如何治療深秋咳嗽的吧!
中醫(yī)治病
一、風寒型咳嗽
咳嗽的原因是受到了風寒,初期的癥狀是流清水鼻涕,之后就會開始一直不停的咳嗽??梢赃x擇通宣理肺丸和蛇膽陳皮口服液等來緩解。這個時候,建議大家盡量少吃涼性的食物,例如西瓜和梨等。
食療方:芫荽湯。芫荽(香菜)30克,蘿卜50克,胡椒粉適量。蘿卜洗凈加水煮湯,取滾燙蘿卜湯浸泡芫荽數(shù)分鐘,加胡椒粉適量,趁熱一次服。
二、風熱型咳嗽
咳嗽呈陣發(fā)性,咯痰不暢,量少色黃,伴有咽痛口干,有時還伴有黃鼻涕或發(fā)燒等??煞p黃連口服液或熱炎寧。不宜吃芒果,可多吃梨、荸薺等。
食療方:梨加冰糖。把梨清洗干凈后去掉外皮和中間的梨核,然后在碗中放入2至3塊冰糖一起上鍋蒸半個小時左右的時間即可以食用了。
三、痰濕型咳嗽
痰多,咳嗽反復發(fā)作,尤以早晨起床時最為厲害,嗓子里似有痰但難咳出來,一旦咳出,癥狀就感覺減輕。不要吃太油膩、太甜食物,注意保暖,可選中成藥二陳丸。
食療方:蘿卜蔥白湯。蘿卜、蔥白、生姜,各適量,用水三碗先將蘿卜煮熟,再放蔥白、姜,煮成一碗湯,連渣一次服。
四、痰熱型咳嗽
咳嗽氣息相促,痰多質(zhì)黏厚或稠黃,有時發(fā)燒,口干。重點為清火,可選中成藥復方鮮竹瀝。飲食以清淡為宜。
食療方:煮蘿卜水。將白蘿卜削皮切成片狀放入鍋中,再向鍋中添加適量的清水,然后燒開用小火進行烹煮5分鐘左右,等到水溫降低到可以食用的溫度即可服用。
五、陰虛肺燥咳嗽
干咳不止,無痰或少痰,痰中帶血絲,并伴有口干咽痛、喉癢、聲音嘶啞、舌紅少津等??煞蹮挻ㄘ愯凌烁?、百合固金丸、秋梨膏、養(yǎng)陰清肺膏等。
食療方:川貝燉雪梨。雪梨1只洗凈,橫斷切開,去核后放入川貝末6克,兩瓣并攏用牙簽固定,放入碗中加冰糖20克,水適量,隔水燉煮30分鐘即可,吃梨喝湯,每日一次,連服3~5日。
秋季養(yǎng)生知識
一、養(yǎng)生宜潤肺
秋季萬物成熟,是果實累累的收獲季節(jié),也是落葉凋花的時節(jié)。秋燥之氣使人們常會出現(xiàn)陰虛火旺的癥狀,口干舌燥、眼角干澀、皮膚發(fā)緊、咽干口渴等現(xiàn)象。
中醫(yī)認為,秋天五臟屬肺,肺主氣,司呼吸,以鼻腔與大氣相連,以皮膚汗孔與外界相通。因此,秋季養(yǎng)生以肺為先,飲食應以滋陰潤肺為宜??蛇m量喝些開水、淡茶、果汁飲料、豆?jié){、牛奶等流質(zhì),多吃些梨、甘庶、荸薺、蓮子、柿子、蜂蜜、百合、銀耳、茭白、南瓜、紅棗、核桃等食品。
秋季還容易出現(xiàn)秋燥,導致咽干、口燥、音啞、傷肺等,出現(xiàn)皮膚干澀、皸裂等癥狀。在飲食上以滋陰潤肺,不膩不燥為原則,可適當吃些百合、沙參、桑葚、銀耳等食物。
二、平補多防病
根據(jù)中醫(yī)春夏養(yǎng)陽、秋冬養(yǎng)陰的原理,抓住秋冬進補的最佳時期,科學進補可恢復和調(diào)節(jié)人體各臟體機能,預防多種疾病,增進人體健康。
脾胃不適是進入秋季時常見的現(xiàn)象,應在秋季進補前給一個調(diào)整期,可先適當吃些富含營養(yǎng)、易于消化的食物,如魚、雞蛋、山藥、蓮子、奶類、豆類、新鮮蔬菜和水果等,以調(diào)理脾胃。
胃病是秋后的多發(fā)病,原有胃病患者更易復發(fā),因此,秋季要養(yǎng)護好胃,注意胃部的保曖,適時增添衣服,睡覺謹防受涼。
飲食上,首先要吃好早餐,溫熱適當,不宜過熱過涼,應喝些熱的稀飯、燕麥片、豆?jié){、芝麻糊等,吃些饅頭、面包、雞蛋、豆制品、花生、瘦肉、蔬菜和水果等;其次,飲食以溫軟淡素為宜,做到少吃多餐,定時定量;再次,進食時細嚼慢咽,以利消化吸收,減輕胃腸負擔。
呼吸道疾病容易在秋季發(fā)作,感冒、支氣管病和哮喘病等都是此時的高發(fā)病。這時的養(yǎng)生重點是加強身體鍛煉,注意早晚不要受涼,保持口腔清潔,飲食上應以清潤、溫潤為主,多食芝麻、核桃、糯米、蜂蜜、乳品、雪梨等食物,還要多喝開水、淡茶、牛奶、豆?jié){、果汁飲料等。
老年胃弱的人,可在早晨喝些粥,如百合蓮子粥、銀耳冰糖糯米粥、杏仁川貝糯米粥、黑芝麻粥等。有過敏體質(zhì)的患者,平時要少吃或不吃魚蝦海鮮、生冷炙燴腌菜和辛辣酸咸甘肥的食物。
三、進補講方法
秋季進補不是一陳不變,而是有先有后,講究方法。科學的滋補方法是先排毒,再養(yǎng)胃,最后進補。
排毒主要是對三個主要器官的毒素進行清理:一是肝臟排毒,可多吃些胡蘿卜、大蒜、葡萄、無花果等食物;二是腎臟排毒,飲食上可多吃些黃瓜、櫻桃等有助于腎臟排毒的蔬菜水果;三是潤腸排毒,在日常生活中多吃些魔芋、海帶、黑木耳、豬血、蘋果、蜂蜜、糙米等。
養(yǎng)胃是排毒后,先補充一些富含營養(yǎng)且又易于消化的食物,如魚、瘦肉、雞蛋、牛奶、山藥、蓮子、蜂蜜等,以調(diào)理脾胃功能,為進補做好準備。
進補是秋季養(yǎng)生的關(guān)鍵環(huán)節(jié),應以平補為宜,選用溫寒之性不明顯的平性滋補品,要甘潤溫養(yǎng),調(diào)養(yǎng)肺臟,多吃水果,如梨、葡萄、大棗、柑橘、甘蔗、柿子等。
秋天食補的基本原則
其一,此時人體消化功能較差,馬上進補難以消化的食物,尤其是大量進食各種肉食,可增加脾胃負擔,影響脾胃的正常功能,影響食物的消化吸收,出現(xiàn)惡心,食欲不振,傷食,腹瀉等癥狀,這就是所謂的“虛不受補”。因而在進補時,應以不傷脾胃為原則。
其二,秋天燥氣主令,人體常可以出現(xiàn)口唇、鼻咽干燥,干咳,皮膚干裂,大便秘結(jié)等表現(xiàn),即所謂“秋燥”。此時若大量進食肥甘厚味,可以生濕化熱,尤其是煎炸燒烤之類的食品,不僅損傷脾胃,還會助“燥”為虐,加重秋燥。
其三,進補過度,極易發(fā)體,特別是在秋季。這是因為,受自然氣候影響,人體呈冬胖夏瘦的規(guī)律。到了秋天,消化功能恢復常態(tài),能量代謝相對穩(wěn)定,脂肪細胞逐漸積聚,人體趨向肥胖。若不加控制,就很容易導致脂肪細胞“回潮”,使體重增加。
四、飲食知宜忌
秋季進補應遵循科學,不可亂補。在飲食調(diào)養(yǎng)上應注意宜忌:一是宜甘潤溫養(yǎng),忌虛實不分;二是宜調(diào)理脾胃,忌無病亂補;三是宜循序漸進,忌恒補不變;四是宜葷素搭配,忌凡補必肉。
總結(jié):通過上述的文章對中醫(yī)治病和秋季養(yǎng)生知識等知識的具體介紹,大家對于治療深秋咳嗽的中醫(yī)食療法是不是有了一定的了解。雖然中醫(yī)食療法可以有效的治療深秋咳嗽的癥狀,但是我們還是要提早做好預防的措施,因此大家在秋季一定要注意保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