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睡的特別護膚計劃
晚睡的特別護膚計劃,臉是一個人的門面,身體原本的補水機能遠遠不夠保持肌膚的水潤,定期去角質有利于保持皮膚的健康,尤其是針對一些喜歡晚睡的女性,也要懂得愛護肌膚,下面為大家帶來的是晚睡的特別護膚計劃。
晚睡的特別護膚計劃1
一、重視晚睡前的“晚餐”
這里關照的晚睡族群,是指那些有工作或應酬的任務在身而不能在正常時間進入睡眠的女性。一般出現這種情況,事先自己是知道的,這樣就可以為“晚睡”而不“傷身”做些準備。重視晚睡前的“晚餐”是十分重要的。皮膚在得不到充足睡眠的情況下,會出現營養(水分、養分)的過度流失,在晚餐時多補充一些含維生素C或含有膠原蛋白的食物,利于皮膚恢復彈性和光澤。富含膠原蛋白的食物如“動物肉皮”,大量的水果中都富含維生素C,或者口服1~2片維生素C片。晚餐應少食辛辣食品,防止皮膚中的水分過度蒸發。敏感性皮膚的女子應盡量少食易引起皮膚敏感的海鮮。酒精類飲料能幫我們保持旺盛的精神狀態卻對皮膚的養分吸收和保有大打折扣,因而盡量少用,而多飲用些鮮果榨汁或豆漿、純凈水等較為適宜。
二、給足充沛的水分
皮膚缺水就會顯得干燥無華。在晚睡的人群中,由于睡眠不足造成水分流失,補充水分尤其重要。缺水的原因有兩種:一是環境因素,一是護理不當。在熬夜時,應該注重讓室內空氣保持通暢并有一定的濕度。如果無法改變身處的環境質量(如酒吧、飯店、工廠生產線等),就更要在護理上稍微用心了――使用含有充足水分和養分的乳液,既易于皮膚吸收,又能有效隔離部分不良空氣微粒造成的皮膚污染。
三、“晚睡”卻不“晚洗”
一般而言,皮膚的作息時間是在晚上10∶00~11∶00點之間進入晚間保養狀態。正常人在晚間10∶00~11∶00點間是就寢前的準備階段,身心放松,神情安靜,這時卻是皮膚吸收養分的好時機。如果有條件的晚睡族群,在這段時間里,一定要進行一次皮膚清潔和保養。用溫和的潔面用品清潔之后,涂抹前述的保濕營養乳液,這樣,皮膚在下一個階段雖然不能正常進入睡眠,卻也能正常得到養分與水分的補充。如果身在應酬之中,也要設法脫身去進行一次簡單的清潔后的'補妝,正所謂“盡管晚睡,卻不晚洗”。
四、喧囂中的“鎮靜”
由于睡眠的缺失,喝濃茶或咖啡、酒類等維持興奮是晚睡人習慣采用的方法。這樣面部容易出現黑眼圈、眼袋、皮膚晦暗無光等現象。細心的女子應該在喧鬧的應酬或忙碌的工作中,懂得遮蓋倦容。讓皮膚鎮靜是消除黑眼圈、眼袋的有效辦法之一。
1、有條件的晚睡者可用棉簽蘸放涼的鹽水敷壓眼周皮膚。喝過的茶葉用紗布包成扁平的小包也是很好的涼敷用品。
2、處于公眾環境中的晚睡者可將毛巾、手帕等隨身可用的柔軟棉織物,用流動著的自來水沖濕,越涼越好,然后趁去洗手間的便利時機將其敷在面部,尤其是兩頰及眼部、頸部,約3~5分鐘即可。
晚睡的特別護膚計劃2
1:晚睡,不晚洗
中醫認為肌膚保養要順應環境及身體狀態變化,因此不要等到睡覺前才清潔皮膚,盡量把潔面時間提前可以減少肌膚負擔,預防粉刺痘痘。潔面不妨使用能同時卸妝和清潔的二合一潔膚乳,2分鐘搞定清潔。一些含有果酸或水楊酸的潔面乳深層清潔效果顯著。尤其是水楊酸,它是目前惟一能夠真正深入毛囊進行清潔動作的復合體成分,可以增進角質細胞新陳代謝的速度,減少皮膚表面廢物和毒素的堆積,讓你即使晚睡,也能遠離疲倦臉色。
2:做好高度保濕護理
晚睡、熬夜和過度疲勞讓肌膚鎖水力變差,干燥。所以潔面后要盡快涂上保濕效果好、易吸收的美容液。最好先用化妝棉沾滿美容液,直到化妝棉呈透明狀態,可以透視看到手指,然后從臉部中心開始,用使皮膚稍微下陷的力度輕輕按壓肌膚。對于易干燥、易黯沉的眼部周圍及嘴巴周圍需進行細致涂抹;易干燥的臉頰要充分涂抹,最后用整個手掌,輕壓肌膚上殘留的化妝水,使其充分滲入肌膚。
3:替代性面膜迅速改善干燥
如果你像我一樣擔心每天敷面膜會導致過度保養,那么可以在潔面后用保濕美容液將紙面膜浸透,敷在面部。10分鐘后面膜中的水分會被肌膚吸干,接著再噴一層化妝水,5分鐘后揭下,肌膚就能變得水潤柔嫩,而且即使每天做也不必擔心皮膚負擔過重。如果連紙面膜都沒有,可以把一張面巾紙敷在臉上,向紙上噴上保濕化妝水,直至面巾紙濕透,等1~3分鐘。
4:23:00前涂抹排毒晚霜
即使你沒能在最佳肝臟排毒時間23:00前入睡,也完全可以在23點前涂抹具有排毒修護功能的精華晚霜,涂抹時配合簡單的30秒按摩,可以促進血液循環,提高細胞代謝活力并且排除肌膚毒素垃圾,將熬夜的傷害大大降低。偶爾需要加強保養,可以涂厚一點當作晚安面膜,一物多用。
5:零點前使用精華液
盡量在午夜到來之前完成精華液涂抹步驟,這能讓精華液中的營養成分發揮極致。一些含有納米滲透技術或多種植物精華的夜間修護精華液更容易滲入到肌膚深層,加強細胞活力,并促進代謝循環。就像在肌膚里植入了看不見的細胞發動機一般,不用費時費力地按摩,營養成分也能被一個不落地全部吸收,為之后的輕霜打下完美伏筆。
轉載請注明來源:360常識大全網 http://www.jewhy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