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三月這樣梳頭最養生
早晨最佳,梳夠50次才有效
《養生論》說:"春三月,每朝梳頭一二百下。"此時人體的陽氣順應自然,有向上、向外升發的特點。而頭為諸陽之會,每天多梳頭有利于通達陽氣、疏通氣血,是歷代醫家都十分重視的養生方法。
雖然梳頭是人們早已養成的習慣,但想要在春季迎合陽氣的生發,梳好頭,也不是那么簡單。首先,春日的梳頭時間以早晨最佳,因為早上是陽氣生發之時,此時梳頭可以促進陽氣萌生,幫助氣血流通,清利頭目,防止春困的發生。其次,梳頭應當從前額梳起,不論梳中間還是兩側,都應當經過前發際線,一直梳到頸后的發根處,這樣才能有效疏通經絡,有強健脾胃的作用。梳頭次數不宜過少,應保證在50次以上方有功效,梳理的上限以自己感覺舒服為準。梳子以牛角梳、玉梳、木梳為好,此外,還可嘗試手指梳頭法:雙手十指自額上發際開始由前向后梳攏頭發至頸后發際,邊梳邊揉搓頭皮,動作緩慢柔和,每次10分鐘左右,有按摩頭皮的功能,起到滋養頭發、健腦聰耳、緩解頭痛、強身健體的作用。
初春防感冒早起梳梳頭
立春之后,早晚氣溫變化更加明顯,稍不注意就會患上風寒感冒。對此,北京中醫藥管理局研究員、中醫養生專家王彤表示,早春人們易患感冒多是風邪所致。人們抵御風邪的有效手段除了多加衣物外,還可以用梳頭的辦法。
梳頭能防風邪,關鍵在于梳頭時可有效刺激風池穴和風府穴。風府穴位于腦后發際正中上1寸處,它是腦部最薄弱的地方。一旦這里感受風邪,人就會出現頭痛、惡寒、脖子僵硬等癥狀。在風府穴外側兩寸有凹陷處,這就是風池穴。風池穴位于足少陽膽經,也是風邪的入口。這里一旦受寒,人就會口苦、目眩。梳頭的時候,有效刺激這兩個穴位,可以增強正氣,祛風散寒。
王彤建議,由于晨起時人體正氣尚在生發,所以早晨梳頭效果要強于平時。先從前額的發際向后梳,再俯身從后頸發根向前梳,再從左、右耳的上部分別向各自相反的方向梳理。梳頭的時候身體可以往前屈或者后仰,以促進血液循環,用力和速度都要緩慢。每個梳頭的動作要重復5到6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