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開展試管嬰兒技術已有近30年的歷程,為數以萬計的不孕不育家庭帶來福音。目前,生殖臨床及實驗室技術都日益成熟,試管成功率已經超過50%甚至更高,但仍有部分患者在經歷三次甚至更多次胚胎移植術后依然無法獲得妊娠,醫學上稱之為“反復IVF失敗”。
臨床上,有這樣一部分姐妹,胚胎沒問題,子宮內膜厚度也正常,可試管就是不成功。優貝貝助孕小編想說的說,這很可能是因為甲狀腺自身抗體陽性造成的。

先來了解什么甲狀腺自身抗體陽性
甲狀腺自身免疫性疾病(TAI),又稱慢性淋巴細胞性甲狀腺炎或橋本氏甲狀腺炎,也就是俗稱的“橋本氏病”。TAI的發病緩慢,病程長,甲狀腺呈彌漫性、輕至中度腫大,但多數患者可能無癥狀。實驗室檢查甲狀腺相關抗體(TPOAb/TMAb+或TGAb+),同時甲功正常。因此,如果只檢查甲狀腺功能,很可能漏診此病。

TAI在中青年女性中常見,其發病率不低。有統計顯示,在輔助生殖的女性中,TAI的發病率在15%左右,高于普通人群的水平。也就是說,6-7個做試管嬰兒的婦女里,可能就有1位是TAI!
這群患者由于常為高齡女性,或合并基礎疾病,如PCOS、卵巢早衰、子宮內膜異位癥、反復流產等,可能合并存在免疫異常,故TAI較常見。
甲狀腺自身抗體陽性對IVF的影響
到目前為止,反復IVF失敗與自身免疫型甲狀腺疾病(AITD)之間的關系還未明確。一般來說,通過輔助生殖技術妊娠的女性,如果甲狀腺自身抗體陽性,流產的風險會顯著增加。
一項關于AITD對生殖輔助技術結局影響的前瞻性研究,結果顯示伴有或不伴有AITD者的體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臨床妊娠成功率相似,但AITD患者妊娠后的流產率為53%,顯著高于不伴有AITD者的23%。一句話說,甲功正常但甲狀腺自身抗體陽性,可能會導致輔助生殖的流產率增加1.5倍!

小小抗體陽性,為何能掀起“流產”的大風大浪?主要有三方面的解釋(僅供參考):
體外受精(IVF)本身易導致甲狀腺功能減退:IVF超促排卵過程中,雌二醇(E2)急劇升高,肝臟甲狀腺結合球蛋白(TGB)合成增加,從而引起結合甲狀腺素(T4)增加,導致游離T4減少,TSH分泌增加,從而引起亞臨床甲減或甲減。
甲狀腺自身抗體本身對流產可能有直接作用,但大多數研究未發現抗體滴度與流產風險增加的劑量-效應關系。

機體可能存在免疫功能紊亂或其他自身免疫疾病,導致流產增加。
因此,IVF治療中,反復流產(流產2次或以上)的女性,建議應先排查自身免疫性疾病及染色體異常,并給予相應處理。這樣才能最大程度降低對母兒的不良影響,提高妊娠成功率,減少妊娠不良結局。
總而言之,除了甲狀腺自身抗體,會導致反復IVF失敗之外,胚胎質量、子宮因素、其他免疫功能異常、血栓前狀態、內分泌因素及精神狀態等諸多因素都可能導致反復IVF失敗。
為了幫助反復IVF失敗夫婦減輕經濟負擔和心理壓力,優貝貝助孕中心與渤海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達成合作,特推出“幸孕保”個人輔助生殖保障服務計劃,專為不孕不育患者進行試管嬰兒相關手術治療失敗時,提供一次性經濟補償,其投保年齡范圍廣,保費較低,保額最高。讓前來優貝貝助孕中心尋求試管助孕治療的不孕夫婦多一份保障,安心做試管,無后顧之憂。
如果您想了解更多試管助孕的相關知識,可關注公眾號“優貝貝醫學小課堂(UBABY-IVF)”,或撥打咨詢熱線13262280555(微信同號),我們將竭誠為您解答。

轉載請注明來源:360常識大全網 http://www.jewhy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