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腳骨雖然不算大病,但對健康和生活的影響卻不小,國內專注大腳骨矯正的醫生蘇敬達介紹,大腳骨不僅穿鞋難、走路疼,還會引發拇囊炎、胼胝、腳趾畸形,甚至扁平足、關節炎、骨盆傾斜等疾病。一些人在青少年時期就有了大腳骨,還有人是成年后逐漸形成加重,大腳骨為什么會找上你?蘇敬達院長介紹了大腳骨(拇外翻)的產生因素和發病機制。

遺傳因素
蘇敬達院長介紹,有60-70%的大腳骨有家族史,并且有家族史的患者發病和畸形發展都要早于無家族史的患者,臨床中常有母女、姑侄一起結伴做大腳骨手術矯正的患者,也側面印證了這一點。
鞋襪因素
85%的大腳骨患者有穿高跟、尖頭皮鞋習慣,尖頭鞋的前部為三角形,高跟站立時,足前部被塞入一窄小的三角形區域內,堅硬的鞋面迫使拇趾外翻并略外旋,小趾內翻略內旋,腳趾關節被迫變形。

疾病性因素
蘇敬達醫生介紹,骨性結構的異常會導致大腳骨,常見的情況有:原發或原發的第1跖骨內翻、第1跖楔關節不穩定,籽骨系統肌群力量失衡,跖籽關節炎等。另外,一些炎癥也會導致大腳骨的出現,如類風濕等。

大腳骨的發病機制
由于拇長伸肌、拇長屈肌和拇收肌緊張牽拉,拇趾沿其長軸外旋,外翻趾甲向中線,并繼續加重。在肌肉的牽拉下籽骨向外移位,失去外展作用,進而在外側的拇收肌與拇短屈肌外側頭攣縮,外側關節囊攣縮并增厚,拇趾向外半脫位,隨著畸形的發展,足橫弓逐漸加寬,至跖骨頭內側被鞋幫擠壓摩擦,發生拇囊炎,疼痛,進而第1跖骨頭變大,形成向內側突出的骨贅。

大腳骨的治療
蘇敬達介紹,大腳骨是一種發展型的足部疾病,只有手術才能恢復外形,但是大腳骨手術治療不管是傳統的大切口方式,還是現在的微創小切口,都存在復發率。大腳骨醫生蘇敬達為了達到不復發的效果,研發了一系列專利儀器,包括根治超微截骨鉆針等,微孔下操作,術后即可行走,專利微創截骨祛除骨突、復位關節的同時,重建關節囊、收緊韌帶和調整肌腱,讓足底力線恢復正常,避免復發風險。
轉載請注明來源:360常識大全網 http://www.jewhy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