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腳骨醫學名稱是拇外翻,是最常見的足部畸形病,雖然大腳骨患者分布在各個年齡層,但因大腳骨屬于進行性疾病,一旦發生不能自愈,并且會逐年加重,往往老年人尋求治療的人群比例更多,手術實施也更復雜。國內專注于微創矯正大腳骨的專家蘇敬達介紹,老年人的往往患有各類疾病,當大腳骨并發癥產生時,可能帶來嚴重后果。

大腳骨造成走路困難
蘇敬達院長表示,大腳骨疾病對老年人的生活能力和活動能力都有很大影響,大腳骨加重通常伴有足趾畸形加重,疼痛明顯,很多人因為大腳骨影響走路,常會有走一會兒就疼、穿鞋不舒適、不能旅游等情況,幸福指數大大下降。
大腳骨竟有截止風險?
蘇敬達院長表示,因大腳骨截止的情況比較少見,合并靜脈曲張和糖尿病是主要原因。老年人下肢循環不佳,往往患有靜脈曲張,同時還有很多人并發高血壓、心臟病,當大腳骨嚴重時,會因為穿鞋摩擦導致皮膚破潰,而這小小的傷口如果治療不當,很有可能發展成骨髓炎,甚至截肢。

糖尿病人也有皮膚破損不易愈合的特點,而大腳骨有很多并發癥,比如拇囊炎、腳趾重疊、腳底現痛性胼胝等,這些癥狀往往出現慢性潰瘍,一旦出現潰瘍以后,會迅速沿著正常的神經間隙往上發展,感染每時每刻都在加重,很有可能導致截肢。
大腳骨應盡早治療
大腳骨醫生蘇敬達建議,如果本身已是糖尿病患者,同時患有拇外翻,應在中青年時期病情條件允許的情況,選擇手術治療拇外翻,可以大大提高老年時期的生活質量,這也是很多人選擇的做法。大腳骨醫生蘇敬達也一直倡導從年輕時期就應該關愛足部健康,減少穿高跟鞋、窄鞋的頻率,如果大腳骨情況較嚴重,盡早考慮手術治療。

大腳骨手術治療的常見方式
蘇敬達院長介紹大腳骨治療有兩種方式,一種是傳統的大切口手術,需要較長的臥床休養時間,所以很多人都會一忍再忍。還有一種是微創小切口手術,美國于70年代開展,我國于1983年引入,雖然創傷小、恢復快,但效果不確定,且兩種方式都存在復發率,所以很多人拒絕手術治療大腳骨。
想要更多人接受大腳骨手術,及早治療,必須降低手術創傷,加快恢復,同時避免復發。蘇敬達研發了一系列專利儀器,包括根治型超微截骨鉆針等。在手術理念上也不是單純的骨骼復位,同時會重建關節囊、收緊韌帶和調整肌腱,讓足底力線恢復正常,這樣的操作才能保障大腳骨矯正效果的長期性。
轉載請注明來源:360常識大全網 http://www.jewhy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