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病癥都消失了,身體也沒有不舒服,是不是可以不吃藥了?”類似這樣的問題,門診上的醫生幾乎每天都能聽到。在絕大多數患者朋友眼里,停藥就意味著痊愈,所以都盼著某一天醫生對他說:“這藥你不用再吃了。”但是,有些疾病即使癥狀消失、患者也沒有感到不舒服、看上去就跟痊愈沒什么差別,藥也不能停!比如冠心病。今天我們便邀請到了北京醫院心內科主任醫師汪芳為大家講解:為什么冠心病患者要終身服藥?

首先我們要知道,什么是冠心。抗谛牟∈枪跔顒用}發生動脈粥樣硬化后,引起血管腔狹窄或阻塞,最終造成心肌缺血、缺氧或壞死,進而引發心臟供血不足并出現一系列病癥。常見的冠心病有心絞痛、心肌梗死、缺血性心肌病和猝死等。
冠心病患者往往同時伴隨高血壓、高血脂和糖尿病等疾病。冠心病不是“小病”,臨床上確診的冠心病患者,其冠脈至少存在50%的狹窄!
動脈粥樣硬化病變是冠心病的“根本病因”,這種硬化的進程隨著年齡的增加而增長,換言之無論我們采取什么方式,都不可能“返老還童”。已經粥樣硬化病變的部分,即使在很好地應用降脂等抗動脈粥樣硬化的治療下,也僅有三分之一的比例可以實現斑塊退縮,卻不可能再恢復正常,這意味著冠心病患者很難實現真正意義上的痊愈。
臨床上內科治療冠心病的方式常見的有兩種,一是藥物治療(較輕的冠心病患者),二是支架+藥物治療(冠脈狹窄超過75%的患者)。
不難看出,無論哪種治療方式都是要吃藥的,目的很明確——防止冠脈粥樣硬化斑塊的進展和血栓形成。因為冠心病患者一旦停藥,沒有得到有效控制的危險因素(高血脂、高血壓、高血糖等)會加速粥樣硬化斑塊的生長,加劇血管內膜的損害,進而加重血管堵塞的情況。嚴重時斑塊破裂形成血栓,完全堵塞血管,容易造成更加危險的后果。所以,冠心病患者必須長期吃藥!
冠心病患者需要長期用藥,這是公認的、不可動搖的。但是,也不是所有的藥物都一成不變,需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汪芳主任在這里舉了幾個例子。
有些冠心病患者需要吃一些擴張血管的藥物(硝酸酯類),目的是改善心肌供血,緩解心絞痛。假如經過治療后,患者的血運重建很好很順利,很長一段時間內也沒有出現過心絞痛的癥狀,那么可以考慮在醫生的指導下慢慢減少服藥,甚至停用這些擴張血管的藥。
再比如抗血小板藥物(阿司匹林),是冠心病患者的基礎用藥。正常是不能停的,但是當患者出現了出血等副作用情況時,則要考慮換藥或停藥。

根據多年的臨床經驗,汪芳主任總結了冠心病患者用藥上的一些不良習慣,比如自行停藥、用藥不規律、不按規定劑量用藥、出現問題不及時調整等。汪芳主任說,這些舉動都是有風險的,因此,她告誡廣大冠心病患者朋友:一定不要擅自減量或停藥,如果對用藥有疑問,一定要去咨詢醫生,經過檢查后在醫生的指導下調整用藥。
本文來源:汪芳心視界微信公眾號
轉載請注明來源:360常識大全網 http://www.jewhy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