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內有濕熱有什么癥狀呢
濕熱體質是一種很長的體質,因為體質的不同,所以出現的癥狀也是不一樣的,痰濕體質很常見,這是一種因為身體中濕熱,濕氣過重的體質,每逢夏季冬季天氣寒冷,身體的濕熱之氣開始發作,多數會表現為疼痛,頭痛,身體乏力,那么體內有濕熱有什么癥狀呢?
濕熱及癥狀
一年中,除春夏秋冬四季外,中醫還有“長夏”一說,即夏末初秋、眼下高溫酷暑季節這段時間。
高溫酷熱后,接連陰雨綿綿,人體極易感受外來濕邪的侵襲,出現渾身無力、舌苔濁膩、脾胃不合、食欲下降、心煩焦躁、頭身困重、口渴惡心等,中醫稱此為“夏日傷寒”或濕熱病。
所謂濕,即通常所說的水濕,它有外濕和內濕的區分。外濕是由于氣候潮濕或涉水淋雨或居室潮濕,使外來水濕入侵人體而引起;內濕是一種病理產物,常與消化功能有關。
所謂熱,則是一種熱象。而濕熱中的熱是與濕同時存在的,或因夏秋季節天熱濕重,濕與熱合并入侵人體,或因濕久留不除而化熱。
溫病的一種,表面發熱、頭痛、尿黃而短、身重而痛、苔黃膩。易引發黃疸、膀胱炎、痢疾等病癥。
濕熱是濕邪化熱內蘊會煩熱,口苦,胸痞,黃疸,小便短赤,濕疹,要清熱燥濕,利水,利膽,可多吃細米,白蘿卜,馬蹄,白菜這些清熱利水的食物。
濕熱的一般表現為:肢體沉重,發熱多在午后明顯,并不因出汗而減輕;舌苔黃膩,脈數。具體表現因濕熱所在不同的部位而有差別:在皮肉則為濕疹或療皰;在關節筋脈則局部腫痛。
但通常所說的濕熱多指濕熱深入臟腑,特別是脾胃的濕熱,可見脘悶腹滿,惡心厭食,便搐稀,尿短赤,脈濡數;其他如肝膽濕熱表現為肝區脹痛,口苫食欲差,或身目發黃,或發熱伯冷交替,脈弦數;膀胱濕熱見尿頻、尿急,澀少而痛:色黃濁;大腸濕熱見腹痛腹瀉,甚至里急后重,瀉下膿血便,肛門灼熱、口渴。
濕熱之氣對身體的傷害是很大的,濕熱會引起身體乏力,體質下降,患者多數會出現在夏季秋季,天氣干燥,濕氣重都是因為不注意身體進入的,平時可以吃一些白蘿卜,五谷雜糧,馬蹄等等,這些食物利于消化,對身體也效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