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生常識 立冬后這樣做防治皮膚類疾病
冬天的天氣非常煩躁,這個時候就是干性皮膚的人群很討厭的一件事,因為很多人都會出現皮膚瘙癢、皮膚龜裂、脫皮等問題,而且這種癥狀會逐漸嚴重,苦不堪言。那么你知道冬天的養生常識嗎?知道立冬養生應該做些什么嗎?知道皮膚不好怎么辦嗎?
立冬后,人們體內的代謝會降低、分泌的也會逐漸減少,這就很容易導致皮膚表面油脂不足,于是很容易就造成皮膚瘙癢等一些以皮膚瘙癢為代表的皮膚類疾病。
高危人群
皮膚較為干燥的人群。
預防建議
冬季由于人體代降低、分泌減少,會造成皮膚表面油脂不足,皮膚的抵抗力下降,極容易出現皮膚瘙癢癥狀。洗澡勤不要緊,但在洗澡的時候不要用堿性的沐浴露,并且在洗澡之后一定要使用護膚霜;對于皮膚比較干燥的人群來說,在家里泡澡的時候可以在浴缸當中放入2-3兩煮過的燕麥或者淀粉,可以起到滋養皮膚的作用。
立冬后這樣做防治皮膚類疾病
冬季皮膚瘙癢癥主要和秋冬天氣的特點“干、冷”有關,那么,我們應該如何防護呢?皮膚科專家告訴我們,可以嘗試以下五種預防妙招。
(1)洗澡不宜過勤,水溫不要過高,洗浴時盡量不用或少用肥皂或浴液,以免皮脂丟失。洗完后可擦一些復方甘油止癢劑、維生素E乳、硅霜、凡士林等潤膚油膏、保濕霜,保護皮膚。
(2)避免搔抓皮膚,搔抓可使皮膚增厚、苔蘚化、出血、結痂,造成繼發感染,可使病情加重。
(3)冬季應穿緊身、光滑的純棉、真絲衣褲,以減少皮膚水分丟失和刺激皮膚。不宜穿化纖內衣,易產生靜電,引起瘙癢。
(4)晚上避免喝咖啡、濃茶和刺激性食物,以免興奮神經、加重瘙癢。
(5)居室溫度不要過高,18~24度為宜,而要增加室內濕度在40%~80%。
皮膚瘙癢四大食療方
1.山藥芝麻肉圓
原料:黑芝麻50克,豬肉400克,山藥粉50克,雞蛋3個,白糖200克,精鹽、淀粉、玉米油各適量。
制法:將豬肉洗凈,煮熟后,切成肉丁,將雞蛋攪勻,加入山藥粉、精鹽、淀粉,加水調和均勻成糊狀,待用。將肉丁裝入碗中,加入調勻后的蛋糊上漿,捏成肉圓,待用。以文火將玉米油燒至八成熟時,用筷子將肉圓逐個放入油鍋煎炸至色黃,撈出、瀝油。鍋內加入少量清水及白糖,熬成糖汁,放入炸熟的肉圓,離火,撒入芝麻,待涼即可。
用法:每周1~2次,連續1~2月。
功效:滋補陰血,調理肝腎。
適用:肝腎陰虛所致老年性皮膚干燥瘙癢,或兼有頭暈目眩,大便干結等癥者。
2.紅棗燉鴿子
原料:鴿子1只,紅棗15枚,發菜10克,食鹽、料酒適量。
制法:將鴿子宰殺,去內臟及凈毛,洗凈。與紅棗,發菜一同放入鍋中,加入清水、蔥、姜、料酒后燉熟,食鹽調味即成。
用法:每周1~2次,連續4~6周。
功效:益氣養血,潤澤肌膚。
適用:老年性皮膚瘙癢,或兼有形體瘦弱,睡眠不佳,面色不華,大便干結等癥者。
3.桃仁粥
原料:桃仁10克,粳米50克,紅糖適量。
制法:桃仁去皮。將桃仁、粳米洗凈入鍋,加適量水煮成粥,加入紅糖適量調味即成。
用法:早餐溫熱后服食,連續1~2月。
功效:養血活血,潤膚通便。
適用:皮膚瘙癢癥伴大便秘結者。
冬季皮膚瘙癢太難受,一不小心還撓出皮膚病,所以大家在冬季來臨時一定要做好防護,從而遠離皮膚瘙癢。
結語: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介紹的一些養生常識,通過文中的介紹,相信大家對于立冬養生也已經有了一定的了解,尤其是對于皮膚瘙癢類型的皮膚病的預防工作,當然,文中也為大家介紹了一些食療方,供大家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