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腸血管發育不良的癥狀
結腸血管如果有發育不良的現象,那么我們的身體在這個時候的結腸血管肯定是很異常的,有可能是輕微的疾病造成的,但是不排除是嚴重疾病導致的,結腸的血管發育不良之后會表現出一些癥狀在人們的身上,對人民造成很大的傷害,結腸血管發育不良還會造成失血的現象,這樣危害性質就更大了,那么結腸血管發育不良到底有哪些表現癥狀呢?
結腸憩室靜脈曲張貧血缺鐵性貧血休克硬化
絕大多數結腸血管擴張癥的人群沒有臨床癥狀,只有少數病人以驟發,間歇或反復發作的無痛性下消化道出血為臨床發病特征,Welch報道72例下消化道出血病人中,有43例是由于結腸血管擴張癥引起,Boley報道32例由結腸血管擴張癥引起的下消化道出血,其中23例在2次以上,由于每次發作的出血量,出血速度和病變部位不同,臨床表現也有明顯差異,病變位于結腸近端,出血較多的患者多數有栗色便或柏油樣便;病變位于左半結腸,出血較多的患者大便可呈鮮紅色;少數短期內大量出血的患者可因急性大出血而發生失血性休克;長期反復少量出血的患者主要表現為慢性缺鐵性貧血。
結腸血管擴張癥引起的下消化道出血中,多數患者每次發作的出血量較少,出血具有自限性,80%~90%以上的出血不經特殊治療可自行停止,但以后可以經常復發。
近半數由結腸血管擴張癥引起的下消化道出血患者伴有冠心病或主動脈狹窄病史,另有約1/3的患者伴有結腸憩室炎,這一方面反映結腸血管擴張癥是一種老年病,同時也提示其出血的發生可能與心血管疾病,動脈高壓以及擴張血管周圍局部的結腸炎癥有關。
對有反復發作的下消化道出血或有慢性缺鐵性貧血病史的患者,經各種檢查排除了消化道腫瘤,食管靜脈曲張和胃黏膜出血,結腸憩室炎,結腸血管瘤等引起消化道出血的常見原因后,應考慮有結腸血管擴張癥的可能,特別是60歲以上的中老年患者以及伴有肝硬化,門靜脈高壓癥的患者。
選擇性腸系膜血管造影是有效而準確的臨床診斷方法,準確率可達75%~90%,然而,由于該檢查為有創性檢查,對老年患者有一定的風險,加之近年來結腸纖維鏡檢查的普及和應用經驗的積累,更多的臨床醫生傾向于通過纖維結腸鏡檢查來確定診斷,對伴有下消化道活動性出血,且出血速度在每分鐘0.1ml以上的病變,放射性核素掃描也是一種有效的檢查方法,結腸氣鋇雙重造影檢查可幫助除外由于結腸腫瘤,結腸憩室炎等引起的出血。
以上內容我們介紹了關于這個結腸血管發育不良的各種表現,如果結腸血管會有發育不良現象的話,那么就要及時的判斷清楚自己到底是患上了那種結腸血管疾病,然后根據癥狀來選擇明確的方法對癥的治療,治療結腸血管發育不良的話要先學會控制,如果需要手術治療要及時,不要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