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典型麻疹綜合征是怎么回事
現在有很多人都患有非典型麻疹綜合征,麻疹大多數發生在孩子的身上,尤其是小孩子很容易得麻疹。那么現在又出現了非典型麻疹綜合征,到底非典型麻疹綜合征是一種什么疾病呢?下面為大家介紹一下非典型麻疹綜合征的幾種病癥。
非典型麻疹綜合征是一種疾病,通常與以前曾接受過麻疹滅活疫苗(現已不再使用)免疫有關。暴發常見于以前接受過疫苗的十幾歲的少年和青年及未接受過疫苗的學齡前兒童。母親患過麻疹的嬰兒,從母體獲得的被動免疫差不多能維持一年,一年后易感性增高。患一次麻疹后能產生終生免疫。一般認為是以往接種的麻疹疫苗使機體獲得了持久性細胞免疫,當再感染自然麻疹病毒時,則致敏的淋巴細胞對病毒的抗原及其改變了的宿主細胞成分發生遲發型變態反應,因而引起本癥,但亦有人認為本癥的發生系由于麻疹病毒抗原與循環中抗體所形成的免疫復合物所致。
突然起病,高熱、頭痛、腹痛及肌肉痛,但無咳嗽、流涕或結膜炎現象。在發病后48~72小時發疹,常見于踝部、腕部及身體皺襞處,其皮疹多為瘀點,少數為斑疹、丘疹、蕁麻疹或水皰。在3~5天內,皮疹逐漸由頭部向軀干及四肢蔓延,掌跖可有水腫,雖腭部可見有瘀點,但無Koplik氏斑,在以往接種的部位,皮疹則更明顯,皮疹約在2周內消退。常并發肺炎、胸腔積液及肺門淋巴結腫大,部分病例肺部殘存結節性病灶,可持續2年以上,易誤診為肺腫瘤。其他尚可并發腦炎、感染后遷延性關節痛、心肌炎、舌炎及持續性低血壓等。非典型麻疹綜合征可能突然發病,伴有高熱,中毒癥狀,頭痛,腹痛和咳嗽。1~2日后可能出現皮疹。皮疹常常開始于四肢并呈斑丘疹,水皰樣,蕁麻疹樣或紫癜樣。
可能發生手,足水腫;常見肺炎和肺門淋巴結腫大,肺部小結狀密度增生變化可能持續12周或更長。非典型麻疹的鑒別診斷類似于典型的麻疹,不過有時多形性皮疹和嚴重的全身癥狀可提示洛基山斑疹熱,鉤端螺旋體病,出血性水痘或腦膜炎球菌感染。其他鑒別診斷包括一些細菌或病毒性肺炎,膠原-血管性疾病。例如少年型類風濕關節炎和川崎病(皮膚黏膜淋巴結綜合征)。有接觸麻疹的病史和接受過病毒死疫苗免疫史提示非典型性麻疹,但要確診,需要作病毒分離和/或血清學檢查。
以上就是專業人士為我們介紹的非典型麻疹綜合征的一些病癥。我們在平時的生活中,也應該多關注這方面的知識,這樣也對自己的病情有幫助。注意自己的身體狀況,并且平時多鍛煉,提高自己的免疫力,防止病菌的侵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