髖關節手術的并發癥
髖關節的手術,一般是適用于一些髖關節關節炎,或者是股骨頭壞死的患者,它現在早已經廣泛的應用于臨床了,而且技術也是越來越成熟,幫助很多的患者減輕了疼痛,提高了他們的生活質量,可是大家也應該知道它的一些術后并發癥。今天我們著重來聊下它的術后并發癥 。
1.股骨上段破裂。發生率為6.0%--15.3% 。發生原因:(1)股骨頸截骨時,骨刀太鈍,用力過大,造成對側骨皮質及小粗隆破裂。(2)股骨上段髓腔較細,擴大不足,當人工股骨頭柄插入時,用力捶擊,因力大而致破裂。(3)柄太粗,與髓腔不匹配。此外,病人年齡偏大,骨質疏松,骨皮質薄與骨破裂也有一定關系。
2.人工髖關節脫位。人工髖關節脫位是全髖置換術的早期主要并發癥,其發生率各家報道不同。人工髖關節置換術后脫位的原因很多,引起人工假體脫落的原因主要有:股骨距切除過多,髖周圍軟組織剝離、松解過大或高齡患者髖周軟組織松弛等。術后搬運不當,或術后患肢體位放置錯誤也是原因之一。
3.嚴重疼痛。嚴重疼痛占4% ,原因與人工股骨頭過大、松動、移位,頸領部刺激髂腰肌,關節內鈣化、骨化、感染和金屬刺激有關。早期負重是疼痛的原因之一,一般認為輕度疼痛可自行緩解,中重度疼痛較少見,需服鎮痛藥。
4.感染。感染發生率為2.1% ~10.3%。在現代人工關節置換手術中,感染的發生率已降至1.0% 以下 ,但由于每年進行的人工關節置換手術的數目龐大,故感染的病例數也十分可觀。常見致病菌為金黃色葡萄球菌、表球菌、綠膿桿菌及革蘭陰性桿菌。人工關節置換術后,無論是急性、亞急性或慢性感染,都會產生嚴重后果,最終導致假體松動,手術失敗。感染的原因主要為無菌操作不嚴格、手術操作粗暴、止血不徹底、術后引流不暢等。
5.假體松動。假體松動是人工關節置換失敗的最常見原因,也是術后返修術的主要原因。據報道,假體材料選擇、設計、手術技巧、病人個體差異、體重大小及活動量,尤其骨水泥及其技術等均對THR術后松動有重要影響。松動的主要原因是骨水泥機械性能差、假體與骨水泥分離。臨床實踐證明,通過提高骨水泥技術,改進假體材料及設計,注重手術技巧,個體選擇及生物相容性,應用藥物治療等,松動是可以延期或預防的
以上這五點,其實只是髖關節手術后并發癥中易發的幾種并發癥,它的術后并發癥并不是僅僅這五種,所以髖關節手術后的護理就顯得格外的重要了,病患家屬一定要配合醫生做好防護的措施,以免患者引起并發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