鸐雉的功效與作用 藥用價(jià)值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可以經(jīng)常看到鸐雉的身影,那么鸐雉應(yīng)該如何食用呢?對我們的身體有哪些好的影響呢?一起來看看。
【英文名】Long-tailed Pheasant
【別名】翟、山雉、翟雞、山雞、鸐鳥
【來源】藥材基源:為雉科動物長尾雉的肉。
【原形態(tài)】長尾雉,體長約150cm。雉者羽色華麗。頭和頸白色;自額貫眼以至后項(xiàng),圍以1道黑圈;眼下有一白斑。上體棕黃,各羽具黑色的狹緣;翼上覆羽白色,有黑色和栗色羽緣;次級飛羽白色,有黑色和栗色羽緣; 翼上覆羽白色,有黑色和栗色羽緣;次級飛羽黑褐色,有白斑,羽端棕黃色;初級飛羽暗褐色,綴以白或棕色的斑點(diǎn);尾羽20枚,中央2對特長,呈銀白色,具多數(shù)黑色和栗色相并的橫斑,羽緣轉(zhuǎn)為桂紅色。喉與胸間橫亙黑帶;胸與脅的羽白色,雜以黑斑,并有濃栗色的闊邊;腹部中央及尾下覆羽均黑色。雌鳥羽色暗淡,尾短。虹膜紅褐色;嘴短而堅(jiān),基部帶綠腳短而健,腳、趾及爪均角褐色。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棲息于多林的高山中善奔馳與飛翔。常成群。食性為植物性,主要吃柏樹種子、豆尖和蔬菜等。巢營于草叢或灌木叢中每窩產(chǎn)卵7-8枚,卵殼為油灰色或橄欖色。
【性味】味甘;性平;小毒
【歸經(jīng)】脾;肺經(jīng)
【功能主治】補(bǔ)中益氣;平喘。主氣虛喘促;體虛乏力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煮食,100-200g;或炙食。
【注意】《食療本草》:“食這發(fā)五痔。和蕎麥面食之生肥蟲。”
【各家論述】1. 孟詵:主五臟氣喘不得息,作羹食。
【摘錄】《中華本草》
綜合以上的對于鸐雉的描述,可見鸐雉對于人體的好處還是不少的,可以使用的方法和用途也很多,可以針對鸐雉所具有的藥理作用來治療相對應(yīng)的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