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太祖孫權怎么死的 孫權墓在哪里
孫權是繼承兄長孫策的江東大業并在孫策的基礎之上發展壯大的,后來建立東吳政權,割據一方。身為三國時期的風云人物,其最終結局始終是人們關注的焦點。
吳太祖孫權是三國時期吳國的開國皇帝,作為開國皇帝,孫權的一生經歷了很多戰爭和陰謀,那么孫權最后的結局會如何呢?孫權的結局如何一直都是人們關注的焦點,到底建立東吳政權的孫權最后怎么死的?其死后葬身于何處,這里就有歷史趣聞網一一為大家介紹。
新三國孫權劇照
吳太祖孫權怎么死的?
孫權是怎么死的?看看史料中是怎么記載的就知道了,史書記載,公元252年,孫權病逝,在位24年,享年71歲。同劉備一樣,孫權也是病逝,那么孫權是怎么得病的呢?
公元251年冬,孫權到南郊祭祀天,幾天之后便得了風疾,感染風疾的孫權加上年老體邁醫藥已經無法醫治,自知大限將至,當年十二月,孫權急忙將大將軍諸葛恪召來委托后事。次年,孫權就醫治無效逝世了。
孫權圖片
公元251年,孫權已經70歲了,70歲在那個時候已經算是高齡了,古代人能活六十歲也已經算是很好了,活到70歲的孫權自然身體素質都已經跟不上身心了。在加上晚年的孫權在繼承人的選擇上屢次變動,引起朝中動蕩,他的兒子都會皇位虎視眈眈,這樣操勞繼承人的事情,他也是心力交瘁。
試想,一個70歲的老人,整日操心國家大事,而且還老是出變動,孫權還經得起這樣的折騰嗎?但是他還是要外出祭天,剛好祭天又是在冬天,自然抵抗力下降再加上操勞過度,感染風疾是必然的。而后因為年事已高,本身就已經接近大限了,在加上疾病的折磨,必然會加快他的死亡,所以感染風疾后的第二年孫權就駕崩了。
孫權死后謚號大皇帝,廟號太祖,葬身于蔣陵,也就是說孫權墓在蔣陵,可是蔣陵在哪里?
孫權墓在哪里?
孫權葬于蔣陵,蔣陵是什么地方?原來孫權為了避祖父吳孝懿王孫鐘名諱,而把鐘山改名蔣山,孫權陵在蔣山,所以蔣山又稱作蔣陵。所以一般說孫權墓都說再蔣陵。這蔣山位于如今的南京市鐘山南麓。
孫權墓遺址
后來明朝朱元璋修建皇陵,本來將士打算將孫權墓地移走的,但是朱元璋覺得孫權也是一條好漢,于是沒有移走而是讓孫權墓保留下來為自己“看門”。所以現在的孫權墓就在朱元璋的明孝陵梅花山內,現僅存一小型墓冢,不見碑表。僅存一個石碑,一座石橋,一個注釋牌,一座石像。
三國英雄孫權死后棲身之所也被搶奪,讓人感嘆。不過他對后世的影響還是非常大的,后代許多許多人稱贊孫權的英勇神武,并從孫權的身上學習軍事和兵家知識。即便他已經深埋黃土,但是他的事跡還是不斷的出現在各種場合,或兵書中或教科書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