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都制度:最早的陪都制度起源于什么時代?
2016-06-02 13:53:25 來源:360常識網(wǎng)
熱度: ℃
導語:陪都,是指首都以外另設的副都,也稱為輔都,陪都一般和首都一起被稱為“兩京”,其制度稱為兩京制度或者兩京制、陪都制度等。陪都劃分十大
陪都,是指首都以外另設的副都,也稱為輔都,陪都一般和首都一起被稱為“兩京”,其制度稱為兩京制度或者兩京制、陪都制度等。陪都劃分十大類型為兩京制、多京制、軍鎮(zhèn)型、留都型、圣都型、守望型、霸府型、市集型、未就型等。是中國在政治制度上的重大創(chuàng)舉,都城的設置,基于地緣政治、尤其軍事防御的考慮,陪都是補充首都的缺失,形成互相協(xié)調(diào),各有側(cè)重的格局。陪都發(fā)揮著呼應、補充、配合等輔助性作用,處于副核心地位。
中國最早的陪都出現(xiàn)在炎黃時期,夏朝繼承,商朝發(fā)展,西周初年設立的雒邑(今洛陽)趨于完善,后世遵從之。影響了中國和東亞幾千年的都城制度,并且許多王朝也不僅僅是兩京,此外,朝鮮、日本受到中國文化的影響,也有類似的制度。而在世界其他文化圈內(nèi),按照功能劃分也有設置多個首都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