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歷史 > 神話故事 > 正文

七夕與牛郎織女 關于七夕節牛郎織女的傳說

2016-05-27 00:44:29  來源:360常識網   熱度:
導語:七月初七日為七夕節,慶賀天上牛郎與織女的一年一會,亦稱“乞巧節”、“少女節”、“情人節”。 牛郎織女的故事最早起源于星辰崇拜,是人

七月初七日為七夕節,慶賀天上牛郎與織女的一年一會,亦稱“乞巧節”、“少女節”、“情人節”。

牛郎織女的故事最早起源于星辰崇拜,是人們將牽牛星和織女星神化和人格化的產物。牛郎織女故事雛形最早見于《詩經》,后經歷代流傳和加工,最終形成了優美動人的神話故事。

牛郎是人間孤兒,父母雙亡之后,常受兄嫂虐待。兄嫂和牛郎分家,只給牛朗一頭老牛。織女是天上一位聰明美麗、擅于織布的七仙女。有一次她與其他仙女一道到銀河洗澡。牛郎在老牛示意下,來到銀河邊將織女的天衣偷走。織女不能重返天宮,遂于牛郎結成夫妻,生有一兒一女,自耕自織過著幸福美滿生活。天帝知道后大為震怒,派了天兵天將到人間將織女抓回天宮。牛郎十分悲痛,抱著一雙兒女哭作一團。老牛臨死前,囑咐牛郎在它死后穿上它的皮即可攜兒女上天宮去尋找織女。牛郎照老牛的吩咐做了,挑著兒女來到天上,眼看就要追上織女時,王母娘娘忽然拔下金簪,在空中一劃,二人之間頓時出現一條波浪滾滾的天河,牛郎織女只能隔河相泣。織女和牛郎及他們兒女的哭聲感動了天帝,天帝允許牛郎織女每年七月七日在鵲橋相聚一次。每逢七月七日,便有無數的喜鵲在天河兩岸搭起鵲橋,讓牛郎織女在此相會。每到七夕,大家就會出門去看牽牛、織女星渡河相會。

乞巧節

傳說織女的手藝極巧,不僅會織云錦,而且還能縫無邊天衣。為了使自己也能擁有織女一般的巧手,在少女之間,遂發展出了一種“乞巧”習俗。七夕節也叫“乞巧節”。這一天,民間要進行乞巧活動,即向織女乞求智巧。七月七日織女與牛郎重逢相聚,心情格外舒暢,如果在此時向她乞求智能巧奪天工,她定會將自己的技藝毫無保留地傳授給人們,人們從此就可以除去笨拙,求得心靈手巧。乞巧習俗反映了勞動人民學習勞動技能的強烈愿望。

漢代就有了乞巧風俗。南北朝時,婦女結彩縷穿七孔針,或以金銀玉石為針,陳瓜果于庭中以乞巧。唐代有長安穿針乞巧的風俗。宋東京潘樓出現了民間乞巧市,專賣乞巧制品。“仙樓”:剪五彩紙為層樓;“仙橋”:剪紙為橋,上有牛郎、織婦及仙侍從;“花瓜”:在瓜上刻花紋;“種生”:以綠豆、小麥、小豆等在瓷器內用水泡浸,長出數寸長的綠芽,用紅藍彩條束起。在七夕乞巧活動中,婦女們不僅可以向織女乞求技藝,還可以根據自己的不同情況和心愿,向織女乞富、乞壽、乞子、乞愛情。在諸多的愿望中,每人只得乞求一樣,且連乞二三年方顯心誠。

丟針卜巧

七夕中午,在院里曬一盆水,因微塵飄落,盆水的表面形成了一層薄薄的膜。將繡花針涂油以后,輕輕放置水面,能夠飄浮者則被認為是乞得了巧。

編橋穿針

用當年產的新麥秸編成一座橋,配以牛郎、織女,男孩、女孩、老牛、喜鵲等編織物,置放案頭。或是用彩色紙,剪成上述景物,貼在墻上。祈禱后,拿七根繡花針,用彩色線來穿針孔,能夠一次順利穿過七個針孔者就被認為乞得了巧。

月下盟結,穿針引線

膠東地區有祭拜七姐神的習俗,年輕女子常喜歡在七夕節著新裝,聚一堂,月下盟結七姐妹。有的還唱“天皇皇地皇皇,俺請七姐姐下天堂。不圖你的針,不圖你的線,光學你的七十二樣好手段。”還競賽穿針引線,爭得巧手之名。

結扎巧姑種豆苗青蔥占卜巧拙穿針走線剪窗花

陜西黃土高原地區,在七夕節的夜晚也有舉行各種乞巧活動的風俗,婦女們往往要結扎穿花衣的草人,謂之巧姑,不但要供瓜果,還栽種豆苗、青蔥,在七夕之夜各家女子都手端一碗清水,剪豆苗、青蔥,放入水中,用看月下投物之影來占卜巧拙之命,還穿針走線,競爭高低。同時還舉行剪窗花比巧手的活動。

用蜘蛛乞巧

浙江、安徽等地用蜘蛛乞巧的方式:在小鵬或小盒中放入蜘蛛,次日晨看其結網的疏密來定巧拙。如果蜘蛛還在瓜果上結網,也意味著智巧的到來。及以小蜘蛛貯盒內,以候結網之疏密,為得巧之多少。

接露水

浙江農村,流行用臉盆接露水的習俗。傳說七夕節時的露水是牛郎織女相會時的眼淚,如抹在眼上和手上,可使人眼明手快。

樹液洗頭發花草染指甲

許多地區的年輕姑娘,喜歡在節日時用樹的液漿兌水洗頭發,傳說不僅可以年青美麗,而且對未婚的女子,還可以盡快找到如意郎君。用花草染指甲也是大多數女子與兒童們,在節日娛樂中的一種愛好,也與生育信仰有密切的關系。

七夕儲水紅頭繩七個結

廣西某些地區有七夕儲水的習俗,認為雙七水洗浴能消災除病,體弱多病的孩子,也常在此日將紅頭繩結七個結,戴在脖子上,祈求健康吉祥。

吃巧食

七夕節吃巧食,其中多餃子、面條、油果子、餛飩等為此節日的食物。吃云面,此面得用露水制成,吃它能獲得巧意。還有許多民間糕點鋪,喜歡制一些織女人形象的酥糖,俗稱“巧人”“巧酥”,出售時又稱為“送巧人”,此風俗在一些地區流傳至今。

女兒節

有些地方把七月七日稱作“女節”或“女兒節”。河南及陜西等地在此日有迎女避節的習俗。陜西省《蒲城縣志》記載:“七月七日,迎新嫁女避節”。當地傳說織女是天帝的孫女,織女婚姻的不幸是天帝不愿孫女與牛郎長期生活造成的。每逢七月七日,人們就要把新出嫁的女兒接回家來,以免天帝發現女兒與女婿長期生活在一起,把他們像牛郎與織女一樣強迫分開。

轉載申明:360常識網,歡迎分享,轉載請注明出處!
? 1 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国产乱人伦偷精品视频免下载| 无码人妻丰满熟妇精品区| 狼人无码精华AV午夜精品| 亚洲精品美女久久久久| 欧亚精品卡一卡二卡三| 国产精品乱子乱XXXX| 91热成人精品国产免费| 久久国产精品-国产精品| 无码精品人妻一区| 人妻少妇精品久久久久久| 久久丫精品久久丫| 久久亚洲av无码精品浪潮| 国产模特众筹精品视频| 2020国产精品永久在线| 日韩人妻无码精品一专区| 国内精品国语自产拍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亚洲а∨天堂2021|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乱码|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一线| 精品国产亚洲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毛片| 国产精品福利一区二区久久| 久久午夜精品视频| 国产午夜精品一二区理论影院| 四虎成人国产精品视频| 国产SUV精品一区二区88| 久久亚洲精品专区蓝色区| 久久精品aⅴ无码中文字字幕不卡|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coent| 一色屋精品视频任你曰| 国产精品极品美女自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 91精品国产福利在线观看| 久久久久女人精品毛片| 亚洲国产精品第一区二区| 久久精品免费电影| 国内精品久久人妻互换| 亚洲日韩一页精品发布| 老司机亚洲精品影视www| 国产精品毛片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