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歷史 > 野史秘聞 > 正文

甲午海戰(zhàn)中鄧世昌是否抱著愛犬落水殉國?

2016-11-03 18:06:32  來源:360常識網(wǎng)   熱度:
導語:在甲午海戰(zhàn)當中,鄧世昌抱著他的愛犬一起沉入大海,這件事情到底是否真實?時過境遷,由于史料不足,目前已經(jīng)很難還原事件原貌。當然,這也

在甲午海戰(zhàn)當中,鄧世昌抱著他的愛犬一起沉入大海,這件事情到底是否真實?時過境遷,由于史料不足,目前已經(jīng)很難還原事件原貌。當然,這也絲毫不影響鄧世昌的英雄形象……

1894年9月17日,甲午戰(zhàn)爭中的中日“黃海海戰(zhàn)”爆發(fā),在戰(zhàn)斗中,北洋水師“致遠艦”管帶鄧世昌英勇殺敵,無奈“致遠艦”中彈爆炸,鄧世昌落水殉國。

在不少的歷史讀物中,關于鄧世昌在1894年“甲午黃海海戰(zhàn)”中殉國的一幕,是這樣描述的:

“在黃海海戰(zhàn)中,北洋水師致遠艦管帶鄧世昌見致遠艦被日本海軍發(fā)炮擊中,正在下沉,鄧世昌憤而跳入海水,當鄧世昌浮在海面上的時候,他的‘太陽犬’游了過來銜住他,不讓他下沉,鄧世昌把他的狗按了下去,雙雙一同沉入水中,壯烈殉國。”

也就是說落水之后,鄧世昌的愛犬游了過來,要救他,可是鄧世昌決心殉國,于是他按住了自己的愛犬,雙雙沉入水中溺亡……

可是,鄧世昌這個“按狗共沉”之說,是否真實?

我想,還是讓我們重新審視史料吧。

首先,我們看看,書上所說的“按狗共沉”之說,出處是哪里?

有一個出處是鄧世昌殉國之后出版的《點石齋畫報》,讀者注意,這是一本畫報,不是一本嚴肅的史學著作。

這本《點石齋畫報》,報道了鄧世昌落水之后拒絕戰(zhàn)友拋來的救生圈,喊救國口號,并按住自己的狗一同沉入海水中,壯烈殉國。

這份畫報還配上了一幅想象的插圖。

《點石齋畫報》所描述的這一幕,有一點似乎是違反物理定律的:鄧世昌落水后,如果沒有救生物,如果他執(zhí)意求死,則必然是迅速沉入水中,似乎并不可能憑空漂浮于水面良久,并完成了以下一系列的動作——擺手拒絕戰(zhàn)友的救生圈,喊救國口號,按住自己的狗。

那么,《點石齋畫報》的報道,又是來源于什么資料呢?不知道。但是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點石齋畫報》只是一份畫報,并非嚴肅的史料,不足以成為信史,更不能成為寫史的依據(jù)。

于是,我們再來看看,李鴻章當年給朝廷的關于鄧世昌殉國的報告:《直隸總督李鴻章奏請優(yōu)恤大東溝海軍陣亡各員折》。

李鴻章的這份報告,是這樣寫的:

“……其力戰(zhàn)陣亡之管帶、大副等,自應先行奏請撫恤,以慰忠魂,致遠管帶提督銜記名總兵借補中軍中營副將噶爾薩巴圖魯鄧世昌……爭先猛進,死事最烈,擬請旨將鄧世昌……交部從優(yōu)議恤,鄧世昌首先沖陣,攻毀敵船,被溺后遇救出水,自以闔船俱沒,義不獨生,仍復奮擲自沉,忠勇性成,一時稱嘆……”

李鴻章在奏折里對鄧世昌殉國過程的描述,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總結(jié)后是如下的意思:

“鄧世昌落水之后,被戰(zhàn)友救了上來,但是,鄧世昌說:‘整只艦艇都沉沒了,我沒有獨自求生的道理。’說完,鄧世昌重新跳入海中自沉身亡。”

讀者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1.李鴻章不是現(xiàn)場見證人,他的奏折所述,要么出自部下的報告,要么出自自己的猜想。

2.李鴻章這份奏折是要建議光緒皇帝從優(yōu)撫恤鄧世昌,為了這個目的,當然是將鄧世昌之死,寫得越壯烈越好。

3.鄧世昌是李鴻章的部下,鄧世昌殉國越壯烈,李鴻章的臉面越有光,李鴻章在甲午戰(zhàn)爭中失敗,已經(jīng)沒有臉面對朝廷,唯有奮力描述自己部下將士的忠勇,以向皇帝表明:我已經(jīng)盡力了,我的部下們也已經(jīng)盡力了,這次打敗仗,實在不是我的責任。

從這樣的動機和背景看來,李鴻章奏折里面所描述的鄧世昌殉國過程,是不能完全置信的,至少不能獨自成為信史,而必須有待佐證。

所以,我們再來看看,當年北洋艦隊老兵的說法。

知名歷史學者戚其章,在其所著《北洋艦隊》中,收錄了兩份描述鄧世昌殉國過程的水手證言,其中一份是“來遠艦”老水手谷玉霖,他是這樣說的:

“鄧管帶(鄧世昌)見致遠(艦)行將沉沒,不肯獨生,憤然投入海中,他平時所養(yǎng)的愛犬鳴叫,急跳入海中救主人,轉(zhuǎn)瞬間銜住鄧管帶的發(fā)辮將他拖出水面,這時,搭救落水官兵的魚雷艇也趕來,艇上水手高呼:‘鄧大人,快上扎桿!’鄧管帶用手示意,不肯茍生,跟狗一起沒入水中。”

可見,依據(jù)這位老水手谷玉霖的說法——是狗將鄧世昌“托出水面”的。

可是,一只狗可以用它自己的力量游泳救出一個大男人,這只狗需要有多大?它需要有多大的力量?如果它有這樣大的力量,它又何至于被鄧世昌抱住沉入水中而掙脫不了鄧世昌?這二者恐怕是矛盾的。

還有一點要注意的,谷玉霖是“來遠艦”上的水手,而鄧世昌是“致遠艦”上的管帶,換言之,谷玉霖并不在“致遠艦”的事發(fā)現(xiàn)場,可見,這篇證言所講的,只是谷玉霖聽來的,而不是自己親眼看到的。

我們再來看看北洋水師“來遠艦”的另一位老水手——陳學海的證言:

“鄧船主(鄧世昌)是自己投海的,他養(yǎng)的一條狗叫太陽犬,想救主人,跳進水里咬住了鄧船主的發(fā)辮,鄧船主看船都沉了,就按住太陽犬一起沉到水里了。”

可是,陳學海也是“來遠艦”上的水手,也不是“致遠艦”沉沒現(xiàn)場的見證人,他的說法和谷玉霖一樣,應該也是聽來的。

我們再看《清史稿》。

《清史稿?列傳二百四十七?鄧世昌》對鄧世昌的殉國過程,描述如下:

“……鍋船裂沉。世昌身環(huán)氣圈不沒,汝昌及他將見之,令馳救。拒弗上,縮臂出圈,死之……”

《清史稿》這篇鄧世昌殉國記,翻譯成現(xiàn)代中文,是如下的意思:

“……致遠艦的鍋爐爆炸,艦艇下沉,鄧世昌抱著一個救生圈,沒有沉沒,丁汝昌命令其他戰(zhàn)友去救他,鄧世昌拒絕上船,將身體縮出救生圈,沉海殉國……”

可見,《清史稿》的這篇記錄,則大不一樣:這里的鄧世昌,首先是抱著救生圈,暫時還沒想著要死,見到戰(zhàn)友來救自己,才突然想起自己要殉國,于是,鄧世昌猛然掙開救生圈自沉殉國。

而至于他的那愛犬——太陽犬,在《清史稿》里面并沒有出現(xiàn)。

我們再來看看另一份證言:

當年在“鎮(zhèn)遠艦”上當大副的美籍清軍水兵馬吉芬(Philo Norton Mc Giffin)事后寫了一篇回憶錄,名為《The Battle of the Yalu》,中文可譯為:《鴨綠江邊的海戰(zhàn)》。

馬吉芬在其文中,是這樣講述鄧世昌的殉國過程的:

“Captain Tang had a large dog of a most vicious temper,unruly at times even with his master.After the ship sank Captain Tang,who could not swim,managed to get to an oar or some small piece of wood-enough to have supported him had not his dog swum to him,and,climbing upon him,forced him to release his grasp and thus miserably drown,the brute sharing his fate-perhaps the only case on record of a man drowned by his dog.”

馬吉芬的這段描述文字,我將它翻譯成中文如下:

“……鄧(世昌)管帶養(yǎng)了一條最兇的那種狗,有時就算是鄧在場,它也很兇。鄧不熟水性,艦艇沉沒之后,他抓住了一根不知是櫓還是一根什么別的木頭,剛好能使他漂浮在水面,后來,正是他養(yǎng)的這條狗,向他游過去并撲到了他的身上(狗也想求生),使他抓不住木頭了,因此悲催地沉了下去,那狗也是同樣的命運(沉沒),這也許是有史以來唯一一個狗害死主人的記錄了吧……”

可見,如果依照馬吉芬的說法,鄧世昌則根本就不想死,他當時緊緊抱住了一塊木頭——這本身就是不想死的典型表現(xiàn)。

不料在此時,鄧世昌的狗游了過來,撲到他身上,木頭不堪負重,人和狗才一同沉入水中,不幸溺亡。

當然,馬吉芬是“鎮(zhèn)遠艦”上的人,而鄧世昌人在“致遠艦”上,可見,馬吉芬也不是事發(fā)現(xiàn)場的目擊證人,馬吉芬的證言,一樣也是聽來的,甚至是他自己想象的,總之,馬吉芬的這篇文字,也不能獨立成為信史。

由此,我們可以總結(jié)出鄧世昌殉國一幕的“羅生門”如下:

1.《點石齋畫報》的說法:鄧世昌是被動落水,拒絕救生圈,按狗共沉。

2.李鴻章的說法:鄧世昌是被動落水,被戰(zhàn)友救上來,再度跳水自殺殉國,沒有狗。

3.谷玉霖的說法:鄧世昌是自己跳的水,(不知有否按狗)和狗一起沉入水中。

4.陳學海的說法:鄧世昌是自己跳的水,按下自己的狗,一起沉入水中。

5.《清史稿》的說法:鄧世昌本來抱著救生圈,見到戰(zhàn)友來救他,突然掙脫救生圈,沉入水中殉國(全程沒有狗)。

6.馬吉芬的說法:鄧世昌被動落水,抓住了木頭求生,狗爬過來,木頭不堪負荷,人和狗一起沉入水中。

據(jù)此,我們可以知道,在鄧世昌殉國的具體過程上,《點石齋畫報》、李鴻章、谷玉霖、陳學海、《清史稿》、馬吉芬六方的說法,都是不同的,甚至是互相矛盾的。

那么寫到這里,是不是吃飽了撐的?不是。

鄧世昌殉國的故事,其實對我們而言,是一個教訓,因為我們可以看到《點石齋畫報》、李鴻章、《清史稿》等這些記錄歷史的責任人,沒有認真對待歷史,他們記錄歷史,不是從查實的證據(jù)入手,而是從道聽途說、第二手資料,甚至第三手資料入手,所以出現(xiàn)了“三人成虎”的現(xiàn)象。

致遠艦當年被救的水手不少,只要政府、史學家、學者當時對歷史認真負責,則鄧世昌殉國的真實過程,不難理清,而當時顯然沒有人認真去做這個事,結(jié)果到了現(xiàn)在,出現(xiàn)了至少六方證言不一致的現(xiàn)狀,恐怕回頭再要理清鄧世昌殉國的真相,似乎已經(jīng)不太可能了。

這就是鄧世昌“按狗共沉”羅生門歷史敘述給我們的教訓,我想我們應該吸取這個教訓,在治史的過程中,一定要從原始資料、可靠證據(jù)出發(fā),不道聽途說,不造謠,不傳謠,一定要實事求是,只有當我們做到這樣,我們才能留給子孫們一部準確的、真實的歷史,而不會再發(fā)生鄧世昌這樣的羅生門。

鄧世昌“抱狗共沉說”未必真實,但時過境遷,史料不足,而且史料不可靠,目前已經(jīng)很難還原。但是如果我們能夠從中吸取“治史要認真”的教訓,那么,前事至少可以成為后事之師。

轉(zhuǎn)載申明:360常識網(wǎng),歡迎分享,轉(zhuǎn)載請注明出處!
? 1 一本色道久久88精品综合| 久久夜色精品国产噜噜麻豆|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国产av剧情 | 大伊香蕉精品视频在线导航| 亚洲精品在线电影| 久久久久国产精品麻豆AR影院| 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国产精品多p对白交换绿帽| 亚洲麻豆精品国偷自产在线91| 99久久精品午夜一区二区| 国产在线精品无码二区| 免费精品视频在线| 国产成人精品第一区二区| 无码精品日韩中文字幕| 久久久精品国产Sm最大网站| 国产精品免费看香蕉| 2021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影院| 国产精品国产亚洲精品看不卡| 国产精品女人呻吟在线观看| 日韩精品中文字幕无码专区|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色欲| 久久青青成人亚洲精品| 老司机精品免费视频| 青娱乐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美女久久久久久久| 69精品免费视频| 久久国产精品范冰啊| 中文无码久久精品| 国产精品毛片a∨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哟哟哟国产在线不卡| 国产精品制服丝袜一区| 色一乱一伦一图一区二区精品| 99re国产精品视频首页| 国产精品哟女在线观看| 一区二区三区精品视频| 精品视频在线观看一区二区 | 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亚洲综合| 免费看国产精品麻豆| 国产精品国三级国产aⅴ| 国产精品一品二区三区的使用体验 | 国产精品东北一极毛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