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眼皇帝:南朝梁元帝蕭繹為何只生有一只眼睛
公元549年是南梁王朝的多事之秋。這一年三月,北魏軍閥侯景騙取梁武帝的信任后,四月便攻陷京城,隨后又攻陷臺城,并占領皇宮。五月,侯景逼死梁武帝,南梁太子蕭綱在侯景的刀箭之下即皇帝位,史稱簡文帝。蕭綱的這個皇帝就是個擺設,一切都是侯景說了算。蕭綱的皇帝勉強做了二年,后被侯景手下一個叫王偉的人以鴆酒毒殺,時間為公元551年八月,這些人將簡文帝尸首藏在酒窖當中。據《南史卷八 梁本紀下第八(元帝繹)》:“偉撤戶為館,遷殯于城北酒庫中。”為什么要遷殯于酒庫,大概是因為八月天氣暑熱,如果尸體不泡在酒里,很快就腐壞發臭了。這些人毒死簡文帝的同時,又扶持一個傀儡豫章王蕭棟。
侯景于公元549年和551年,分別弒殺南梁王朝的兩位皇帝,一時群龍無首,梁朝大亂。在此期間,梁武帝的第七子蕭繹任荊州刺史,鎮守江陵城。簡文帝死后一年,即公元552年,這一年十一月蕭繹在大將軍王僧辯等人的擁戴下在江陵即皇帝位,史稱梁元帝。蕭繹算是史家承認的南梁王朝的第三位皇帝,他改年號為“承圣”。承圣二年(公元553年)四月,“(蕭繹)以征北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陳霸先為司空?!贝巳艘彩俏恢亓考壢宋?,后來取代南梁王朝,建立陳朝。(《南史卷八 梁本紀下第八(元帝繹)》)
梁元帝蕭繹身有殘疾,只生有一只眼睛。據《南史卷八 梁本紀下第八(元帝繹)》:
“初生患眼,醫療必增,武帝以下意療之,遂盲一目。乃憶先夢,彌加愍愛。及長好學,博極群書。”
就是說,蕭繹生來便患有眼疾,搞得不好會全盲,梁武帝采取保守療法,保住一只眼睛,這個孩子的來歷十分奇特。據《南史卷八 梁本紀下第八(元帝繹)》:
“初,武帝(蕭衍)夢眇目僧執香爐,稱托生王宮。既而帝(蕭繹)母在采女次侍,始褰(qian 撩起)戶幔,有風回裾,帝(蕭衍)意感幸之。采女夢月墮懷中,遂孕。天監七年(公元508年)八月丁已生帝(梁元帝繹),舉室中非常香,有紫胞之異?!?/p>
就是說,蕭繹是是一位盲目高僧托生到皇家的,孩子出生之前這位高僧曾托夢給梁武帝。梁武帝是個虔誠的佛教徒,他深信因果輪回,認為這個孩子來歷不凡,所以格外疼愛這個孩子,所謂“乃憶先夢,彌加愍愛”。
蕭繹少而聰慧,性好讀書,以至于臨死還要作詩。據《南史卷八 梁本紀下第八(元帝繹)》:
“帝聰悟俊朗,天才英法,出言為論,音響若鐘。年五六歲,武帝(蕭衍)嘗問所讀書,對曰:能誦《曲禮》,武帝使誦之,即誦上篇。左右莫不驚嘆?!?/p>
蕭繹五六歲便能熟誦《曲禮》,天生是個讀書的料子。
蕭繹骨子里應該是個書生,我們看他的一生處處顯露出書生之氣。據《南史卷八 梁本紀下第八(元帝繹)》:
“帝不好聲色,頗慕高名,為荊州刺史,起州學宣尼廟。嘗置儒林參學一人,勸學從事二人,生三十人,加稟餼(xi)?!?/p>
蕭繹尊孔重教,這本是讀書人的秉性。又據《南史》同卷:
“帝工書善畫,自圖宣尼像,為之贊而書之,時人謂之三絕。”
蕭繹不但文章寫的好,而且能書善畫,還不是一般的業余水平。這就是天賦,不知與他的前世有無關系。蕭繹應該是個文人、學者,當皇帝對他來說真是個“災難”,但是誰不想做皇帝呢?
公元552年,梁元帝手下大將王僧辯在金陵大破侯景,京城建鄴舉城皆降,侯景與心腹數十人逃出建鄴,途中被一個叫羊鯤的人所殺。羊鯤將侯景的尸首送給王僧辯,王僧辯割下侯景的頭送到江陵。據《南史卷八十 列傳第七十(侯景)》:“(侯景)首至江陵,元帝命梟于市三日,然后煮而漆之,以付武庫。”梁元帝蕭繹竟將侯景的這顆骷髏收藏在武庫,以便隨時把玩?這東西也算得之不易,侯景這個魔頭終于死了。
侯景雖然死了,但是南齊的災難并沒有結束。南梁承圣三年,即公元554年,西魏的軍隊又趁亂打了過來。西魏軍隊在梁王蕭詧(cha)的率領下屯師襄陽,遙指江陵的梁元帝。 蕭詧是誰?此人是梁武帝之孫,昭明太子第三子,與梁元帝是叔侄關系,梁元帝是他的七叔。那么這個南齊的后人怎么會帶領北魏的軍隊打自己人呢?
當初,侯景構逆,南梁大亂,皇室之間爭繼皇統。蕭繹、蕭詧叔侄二人互相攻伐,結果蕭詧大敗,投靠西魏。西魏大同十五年,即公元550年,侯景逼死梁武帝后,蕭詧在西魏的支持下嗣位,稱梁王。據《北史卷九十五 列傳第八十一(后梁)》:“西魏命詧發喪嗣位,……”史稱后梁。這位蕭詧也是為奇人,據《北史卷九十五 列傳第八十一(后梁)》:
“詧少有大志,不拘小節,雖多猜忌,而知人善任使,撫將士有恩,能得其死力。性不飲酒,安于儉素。事母以孝聞。又不好聲色,尤惡見婦人,雖相去數步,亦云遙聞其臭。經御婦人之衣,更不著,并皆棄之,一幸姬滕,病臥累旬。又惡見人發,白事者,必方便避之,擔輿者,冬月必須裹頭,夏日則加蓮葉帽。”
就是說,此人不好酒色,尤其是惡見婦女,數步之外便掩鼻止步,稱惡臭逼人。凡不得已接觸女人之后,他身上穿的衣服都要棄掉。又討厭看到人的頭發,凡來向他秉事者,都要想辦法把頭發包起來。為他抬轎的,冬裹頭,夏戴荷葉帽。
話說蕭詧率兵從襄陽殺奔江陵,兵臨城下。這位梁元帝的表現實在讓人匪夷所思,這邊馬上要打仗了,他還在龍光殿上為屬官講解《老子》,“百僚戎服以聽”。一幫人穿著軍裝鎧甲聽講,這場面實在是滑稽。梁元帝不僅講解經典,而且還做詩,據《南史卷八 梁本紀下第八(元帝繹)》:“是日,帝猶賦詩無廢?!绷涸壅孀屓穗y以理解,都到了這個時候了,還有心思作詩。
蕭繹的確好讀書,而且不是一般的好,可以說是好到骨子里的。他對自己的學問很自信,常說:“我韜于文士,愧于武夫?!睋赌鲜肪戆?梁本紀下第八(元帝繹)》:
“(蕭繹)性愛讀書,既患目,多不自執卷,置讀書左右,番次上直,晝夜為常,略無休已,雖睡,卷猶不釋。五人各伺一更,恒致達曉。常眠熟大鼾,左右有睡,讀失次第,或偷卷度紙。帝必驚覺,更令追讀,加以槚(jia)楚?!?/p>
就是說,蕭繹目力不濟,他讀書大都是別人念給他聽。晚上讀書常常通宵達旦,這些伺讀的人想偷懶都不行,即便是他睡熟了,你錯讀漏讀他都知道。這個就很神奇,難道他的書都是上輩子讀的。
蕭繹就是這么個人,書生氣十足,戰爭的結果當然可想而知了,梁元帝大敗。據《南史卷八 梁本紀下第八(元帝繹》:
“魏軍大攻,帝(蕭繹)出枇杷門親臨陣督戰。僧祐(領軍胡僧祐)中流矢薨,軍敗,反者斬西門守卒以納魏軍?!?/p>
荊州城被攻破,梁元帝為魏軍所俘獲。一個臨陣還想著作詩的人,怎么可能打勝仗。
我總感覺這個蕭繹的思維與常人不一樣,有點特別。據《南史卷八 梁本紀下第八(元帝繹)》:
“帝(蕭繹)見執,如梁王詧(cha)營,甚見詰辱。他日,乃見仆射長孫儉,譎儉云:‘埋金千斤于城內,欲以相贈?!瘍€乃將帝入城,帝因述詧想辱狀,謂儉曰:‘向聊相譎,欲言耳;豈有天子自埋金乎?儉乃留帝于主衣庫?!?/p>
就是說,蕭繹為了不受蕭詧的詰辱,竟然誆騙北魏仆射長孫儉。這都什么時候了,蕭繹還能開這種玩笑,況且你堂堂一國之君,怎么可以如此輕浮戲言。一個月以后,魏人還是把蕭繹殺了。據《南史卷八 梁本紀下第八(元帝繹)》稱“魏人戮帝”。時年四十七歲。
梁元帝蕭繹死的很慘,場面十分悲涼,據《南史卷八 梁本紀下第八(元帝繹)》:
“梁王詧遣尚書傅準監行刑,帝謂之曰‘卿幸為我宣行?!瘻逝踉?,流淚不能禁,進土囊而殞之。梁王詧使以布帊纏尸,斂以蒲席,束以白茅,以車一乘,葬于津陽門外?!?/p>
蕭繹到死都是個詩人的做派,臨刑時還要人捧詩為他送行。我們來看看蕭繹臨死之際借著酒意所作的四首詩。
第一首:“南風且絕唱,西陵最可悲,今日還蒿里,終非封禪時?!?/p>
第二首:“人世逢百六,天道異貞恒,何言異螻蟻,一旦損鵾鵬?!?/p>
第三首:“松風侵曉哀,霜雰當夜來,寂寥千載后,誰畏軒轅臺。”
第四首:“夜長無歲月,安知秋與春?原陵五樹杏,空得動耕人?!?/p>
詩文凄凄婉婉,十分動人。蕭繹的失敗不是偶然的,此人不僅書生氣濃重,而且毛病很多。蕭繹性好矯飾,又多猜忌,有一件事很能說明他的這種性格。據《南史卷八 梁本紀下第八(元帝繹)》:
“(蕭繹)始居文宣太后(蕭繹生母)憂,依丁蘭作木母。及武帝崩,秘喪愈年乃發兇問,方刻檀為像,置于百福殿內,事之甚謹,朝夕進蔬食,動靜必啟聞,跡其虛矯如此?!?/p>
蕭繹的生母死于大同九年,即公元543年,蕭繹一直秘喪不公開,還將一株丁蘭木認作自己的母親,直到九年以后,梁武帝死,蕭繹才公開發喪,并大做表面文章。此人為了自己的利益,竟將生母的死訊掩蓋了九年,蕭繹就是如此虛偽。
蕭繹心胸狹隘,嫉妒心特重。據《南史卷八 梁本紀下第八(元帝繹)》:“(蕭繹)性性好矯飾,多猜忌,于名無所假人。微有勝己者,必加毀害。”就是說,無論是學問還是名聲,蕭繹不允許別人超過自己,他為此甚至殺人。有一個叫劉之遴的人,就因為才學出眾成為蕭繹的刀下之鬼。據《南史卷八 梁本紀下第八(元帝繹)》:“(蕭繹)忌劉之遴學,使人鴆之。如此者甚眾,雖骨肉亦便被其害。”
蕭繹妒忌他人的才學名望,就是自己的骨肉也不放過,而且手段十分下作。據《南史卷八 梁本紀下第八(元帝繹)》:
“帝(蕭繹)姑義興昭長公主王銓兄弟八九人有盛名。帝妒害其美,遂改寵姬王氏兄王珩名琳以同其父名?!?/p>
就是說,蕭繹嫉妒自己姑姑家的幾個兒子有美名,竟將自己一個寵姬王氏之兄的名字改成與自己的姑父同名同姓。蕭繹就是用這種下三濫的手段惡心人家。讀書人一般來講都很看重清望高名,蕭繹也是如此,但是你這么做就過分了。
蕭繹這種性格的形成不是偶然的,與他自身的殘疾和他生長的環境有關。梁武帝的這些兒子個個龍章鳳姿、才華出眾,人人美鳳儀、善屬文。在南朝時期人們很看重這些,尤其在知識分子之間。梁武帝的學問自不必說,他的幾個兒子個個了得:
1、長子昭明太子,據《南史卷五十三 列傳帝四十三》:“太子美姿容,善舉止,讀書數行并下,過目皆憶。”著有《昭明文選》。
2、次子豫章王蕭綜,據《南史卷五十三 列傳帝四十三》:“有才學,善屬文?!?/p>
3、三子簡文帝蕭綱,據《南史卷八 梁本紀下第八》:“(蕭綱)方頤豐下,須鬢如畫,直發委地,雙眉翠色?!庇帧白x書十行俱下,辭藻艷發,博綜群言,善談玄理?!闭媸巧儆械钠?。
4、四子南康王蕭績,據《南史卷八 梁本紀下第八》:“績寡玩好,少嗜欲,居無仆妾,躬事儉約。”看來蕭績是個方外之士。
5、五子廬陵王蕭續,據《南史卷五十三 列傳帝四十三》:“少英果,膂(lv)力絕人,馳射應發命中?!庇⒆瞬?。
6、六子邵陵攜王蕭綸,據《南史卷五十三 列傳帝四十三》:“少聰穎,博學善屬文,尤工尺牘?!?/p>
7、七子梁元帝蕭繹,即梁元帝。
8、八子武陵王蕭紀,據《南史卷五十三 列傳帝四十三》:“少而寬和,喜怒不形于色,勤學有文才?!?/p>
蕭繹的這些兄弟,個個都十分了得。蕭繹雖然在學問不讓他人,但是畢竟身有殘疾,而且是生在臉上的,只有一只眼睛,在這幫兄弟當中不會沒有自卑感。蕭繹又是一個很要強的人,而他的這種要強的性格緣于其深深的自卑,蕭繹無法容忍他人在自己之上,然而他那個天生的殘疾又是他無法解決的,成為其永遠揮之不去的痛,所以蕭繹特別忌諱自己的這個缺陷,就是因為有人說他是一只眼,蕭繹便將此人的舌頭釘在柱子上。這個被釘死的人叫王偉,此人原是侯景手下謀士。
事情是這樣的,當初侯景兵敗,王偉被抓獲與侯景的首級一起被送到江陵。據《南史卷八十 列傳第七十(王偉)》:
“帝愛其(王偉)才將舍之,朝士多忌,乃請曰:‘前日偉作檄文,有異辭句?!矍蠖曋啤椨鹬赝?,尚有烏江之敗;湘東(蕭繹)一目,寧為赤縣所歸?!鄞笈?,使以釘釘其舌于柱,剜其腸。(王偉)顏色自若。仇家臠其肉,俯而視之,至骨方刑之?!?/p>
就是說,本來蕭繹愛惜王偉是個人才,準備放了他,就因為當初侯景討伐蕭繹時,王偉在其所作的檄文中提到“湘東一目”,梁元帝看到大怒,使其受酷刑而死。王偉當年殘忍的毒殺了簡文帝蕭綱,現在被蕭繹釘舌剜腸也是罪有應得。“湘東”即梁元帝,蕭繹曾被封為湘東王。
蕭繹心胸狹隘,根本不是帝王之器。當年,蕭繹與其五兄廬陵王蕭續兩人少年時期興趣相投,經常在一起輕狎宮女,后來兩人因為一個叫李桃兒的宮女,爭風吃醋,徹底鬧翻。由此兩人互不往來,年長后又互相誹謗。后來,蕭續不幸早亡。據《南史卷五十三 列傳第四十三(廬陵威王續)》:
“即續薨,元帝時為江州,聞問,入閤而躍,屧(xie)為之破。”
聽到蕭續的死訊,蕭繹竟然高興的跳了起來。什么叫“入閤而躍”?就是從門檻上跳進門去。閤就是小門,門有門檻。這小子竟然高興的從門檻上一躍而過,以至于腳上的鞋都磕破了。這個人真有意思,人家死了你就那么高興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