矯正胎位不正的方法是什么
2017-05-09 14:38:05 來源:360常識網
熱度: ℃
導語:嬰兒是在子宮里面的位置非常重要,如果出現了胎位不正這種現象,則有可能導致難產。導致胎位不正的原因很多,比如說孕婦子宮畸形,或者盆骨
嬰兒是在子宮里面的位置非常重要,如果出現了胎位不正這種現象,則有可能導致難產。導致胎位不正的原因很多,比如說孕婦子宮畸形,或者盆骨過于狹小,亦或者有盆腔腫瘤等都能夠導致胎位不正。如果胎位不正被及早發現,則可以進行矯正,如果處理不當,則在分娩的過程中甚至會威脅到胎兒或者是母親的生命安全。
妊娠28周后經腹部、陰道、B超檢查可提早發現胎位不正現象。80年代以來又增加體針、耳針及激光穴位照射,電針等法等治療胎位不正效果較好。
針灸一般用于懷孕29~40周的各類胎位異常的孕婦,有效率在85~95%左右,矯正后的復變率約10%。但再次治療后仍能轉為頭位。國外報道異常胎位自然轉正率為60%。表明針灸療效確切,且無任何不良副作用。
一般僅取雙側至陰穴,如效不顯酌加或改用1~2個配穴。用艾卷兩支(長30厘米),直徑1.2厘米,點燃后,術者雙手執住分別在兩側穴位行溫和灸,艾火距離穴位約為2~3厘米,以不產生灼痛而有明顯的溫熱感為度。每次施灸10~15分鐘,每日灸治1次,連續4次一療程。
孕婦取坐位或臥位,在雙側至陰穴涂生理鹽水(起導電作用)。用脈沖電療儀一臺,工作電壓6~9伏,將固定夾分別夾在雙至陰穴,一側正極,一側負極,使電源接觸點對準穴區,然后調整頻率至1~2次/秒,電流強度以孕婦有感覺即可,每次通電15~25秒。每日1次,3次為一療程。
女性懷孕之后不應該長期臥床,可以適當出去散步,或者是做扭腰以及揉腹的動作,當然做這些動作的時候都應該動作緩慢輕柔,這樣可以預防胎位不正。女性懷孕之后,不要焦慮或者生悶氣,如果情緒不好,則有可能引起胎位不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