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車疲勞可以這么按摩
開車疲勞可以這么按摩
下面就來給大家分享一些常見的緩解疲勞的按摩方法,想知道怎么按摩可以緩解疲勞的司機,都看看吧。
1、頭昏背痛
頭昏多指頭暈眼花,輕者閉目即可減輕,重者可有站立不穩,惡心、嘔吐等癥狀。背痛是指背部板滯疼痛,牽連后項,肩胛不舒,兼有惡寒者為風冷乘襲足太陽膀胱經,經脈澀滯,常見于伏案工作者的慢性勞損。頭昏、背痛二者從表面上看互不相干,但在臨床上二者常同時出現,如頸椎病等。
受術者取俯臥位,術者以雙手掌自太陽穴至風池穴,反復推揉3~5次。術者以雙手五指交替抓拿頭頂及側頭3~5次。術者以雙手置背部脊柱兩側足太陽膀胱經自上而下,反復推揉5~10次。術者以雙手握拳叩擊背部疼痛部位數次,再以拇指撥彈背部痛點數次。點按太陽、百會、風池、肩井、大椎、曲池、內關、足三里、太沖穴,每穴點按1分鐘。術者以滾搓法,反復滾搓背部足太陽膀胱經而結束本手法治療。
2、周身乏力
周身乏力是指渾身疲困,行動無力,四肢酸懶。導致周身乏力的原因很多,這里所介紹的周身乏力,是指由于超負荷運動量所導致的過度疲勞及由于各種疾病如瀉泄、高熱等發病過程中所出現的這一癥狀。
受術者將身體平穩的躺在地板或者床上,由施術者進行撫摸的方法,從背部的脊椎柱兩側開始,緩慢的從上往下推動按摩,知道腳跟部位,反復操作5至10次即可。受術者取仰臥位,術者雙掌心相搓至熱,在腹部臍周圍,沿順時針方向,推摩5分鐘。四肢施用循經按摩,用推、捏、滾手法。術者用雙手拇指點按大椎、中脘、足三里、三陰交、內關、神門等穴。最后以雙手掌重拍足三里而結束治療。
3、肢節疲勞
如果長時間保持一個姿勢,很有可能會發生肢節疲勞的現象,所謂肢節疲勞就是指四肢的關節和關節周圍的一些軟組織發生了疲勞的現象。這種癥狀大多數是由于運動量過大或者工作時間過長以及長期固定某一個姿勢所導致的,例如登山、提舉物品、跑步以及打球等。
其癥狀是局部關節的酸、脹、痛、軟、無力等。施術部位以其癥狀明顯的關節部位為主,施術手法以開導放松關節軟組織為主,結合關節的被動活動。
受術者取仰臥位,?窩處可置一枕頭。先施推拿,按摩髕骨周圍及大腿部肌肉處,反復操作數次,力量逐漸加大。施術者的手掌半握空拳,然后緩慢的從大腿內外側,用平穩的力度去擠壓肌肉,以達到疏通髕骨和周圍的氣血,所用時間大約為15分鐘左右。點按雙側膝眼、血海、陽陵泉、足三里,力量宜大。受術者被動屈伸膝關節,使股四頭肌被動拉長,以利于膝部疲勞的恢復。最后施叩擊法、大腿抖動法而結束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