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后抑郁的表現 產后抑郁癥怎么治療
女人在生完孩子之后有可能會出現產后抑郁,而產后抑郁對于女人的傷害是十分大的,甚至會伴隨女人的一生,那么產后抑郁的表現有哪些呢?產后抑郁的治療方法有哪些呢?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產后抑郁癥的表現
產后抑郁癥是女性精神障礙中十分常見的一種疾病,它是女性生完孩子之后,由于性激素、社會角色及心理變化所帶來的身體、情緒、心理等一系列變化。主要有下面這些表現:
1.情緒的改變
最突出的癥狀是持久的情緒低落,表現為表情陰郁,無精打采、困倦、易流淚和哭泣。患者常用“郁郁寡歡”、“凄涼”、“沉悶”、“空虛”、“孤獨”、“與他人好像隔了一堵墻”之類的詞來描述自己的心情,經常感到心情壓抑、郁悶,常因小事大發脾氣。
在很長一段時期內,多數時間情緒是低落的,即使其間有過幾天或1~2周的情緒好轉,但很快又陷入抑郁。盡管如此,患者抑郁程度一般并不嚴重,情緒反應依然存在,幾句幽默解嘲的警句,能使之破涕為笑。一場輕松的談話,能使之心情暫時好轉。患者本人也能夠覺察到自己情緒上的不正常,但往往將之歸咎于他人或環境。
2.認知改變
產后患上抑郁癥的女人對日常活動缺乏興趣,對各種娛樂或令人愉快的事情感覺不到快樂,經常會自卑、自責、內疚。常感到腦子反應遲鈍,思考問題困難。遇事老向壞處想,對生活失去信心,自認為前途暗淡,毫無希望,感到生活沒有意義,甚至企圖自殺。
3.意志與行為改變
患者意志活動減低,很難專心致志地工作,盡管他們可能有遠大理想和抱負,但很少腳踏實地去做。他們想參與社交,但又缺乏社交的勇氣和信心。患者處處表現被動和過分依賴,心理上的癥結在于不愿負責任。一般說,抑郁性神經癥很少自殺,但也有部分患者感覺活著空虛,人生乏味,聲稱想死。
4.軀體癥狀
約80%的病例,以失眠、頭痛、身痛、頭昏、眼花、耳鳴等軀體癥狀為主向醫生求助。這些癥狀往往給人以主訴多而易變的感覺,有些癥狀可以長期存在,但無明顯加重或緩解。這些癥狀多隨著抑郁情緒的解除而消失。
產后抑郁癥怎么治療
通常需要治療,包括心理治療和藥物治療。
1、心理治療
心理治療是治療產褥期抑郁癥的重要治療手段。包括心理支持、咨詢與社會干預等。通過心理咨詢、解除致病的心理因素(如婚姻關系緊張、想生男孩卻生女孩、既往有精神障礙史等)。為產婦提供更多的情感支持及社會支持,指導產婦對情緒和生活進行自我調節。對產褥期婦女多加關心和無微不至地照顧,盡量調整好家庭關系,指導其養成良好的睡眠習慣。具體方面有:
2、藥物治療
藥物治療比較適用于中重度抑郁癥及心理治療無效的產婦。用藥物治療應該在醫生的指導下,可根據以往療效及個性化選擇藥物。應盡量選用不進入乳汁的抗抑郁藥,首選5-羥色胺再吸收抑制劑。
預防產后抑郁
1、產前鍛煉身體
準媽媽在生產前要做好充分的準備,要注意孕期的體育鍛煉,以提高身體素質,特別是許多常坐辦公室的女性,要每天參加一些適宜的有氧運動,使心肺功能得到鍛煉,使肌體能夠在產后盡早恢復健康,適應繁忙的母親角色。
2、了解育兒知識
新媽媽們要對育兒知識有一定的了解,為小寶寶的降生做好準備,在孩子出生后不至于手忙腳亂。
還可以去各大醫院的“孕婦學校”進行學習,通過聽講座、觀摩、手把手練習等,來學習掌握喂奶的方法,為嬰兒洗澡的方法,正確抱孩子的姿勢等。 同時還要了解一些兒童常見病的防治方法,對一些意外情況要有思想準備。
3、自我調節是減輕抑郁癥的關鍵
房間要有充足的陽光,每天要開窗通風,換走室內污濁空氣,保持室內空氣新鮮,可在通風時讓母子倆在其他房間待一會兒。坐月子最好是在自己家里,婆婆和媽媽都可以來照顧產婦。由于飲食習慣不同,有的產婦吃不慣婆婆做的飯菜,這時候要和家人多溝通,盡量能讓產婦吃到可口的飯菜。
4、注意休息
孩子半夜哭鬧,常常影響新媽媽休息,第二天中午家人盡量把孩子抱離新媽媽,讓其能正常午休,良好的睡眠能使人情緒穩定。
家人不能對生兒生女抱怨、指責,無論是生男生女都是自己的寶貝,要愉快地接受孩子,給新媽媽創造一個良好和諧的家庭環境,保持愉悅的心情。
5、家庭關懷
對產后抑郁,社會、家庭都要予以充分的重視,尤其是丈夫,有責任、有義務幫助新媽媽順利度過這一特殊時期。
夫妻間的溝通、家人的關愛、可口的飯菜、舒心的環境、良好的睡眠,這些都能有效緩解產后心理問題的發生。
結語:產后抑郁是不得不防的事情,如果患上產后抑郁對于女人的傷害是很大的,那么如何預防產后抑郁呢?大家看了上述小編的介紹都有所了解了吧!希望上述小編的介紹都可以幫助到大家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