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觀即網絡新興用語。若某人做出非常醒目的行為就有可能招致圍觀。也有指中國人的圍觀特別事物的癖好。

圍觀是什么意思?不明真相的圍觀群眾的意思
常用于BBS,例句:圍觀樓主。
在學校論壇上常見的圍觀行為是:群人(通常性別為男)在約定以某位同學為圍觀對象后,在某時間內,將其圍而觀之,同時帶有裝備,抓拍之,后發(fā)布之。一般伴有某些難以言表的行為。
圍觀通常也能表達出一個具體的人群對特定的某一人,一群人或者某種特定事物的態(tài)度。比如:xxx街頭驚現非主流現場擺POSS,引發(fā)數千人圍觀,一度導致交通癱瘓。
圍觀者的心理模式
1、好奇心理;
2、從眾心理;
3、漠視所有與己無關之事的體現;
4、關注和嘲諷,非暴力不合作。
圍觀者的行為模式
圓有一個突出的特點,就是:從圓心到圓上的各點的距離相同,也就是說,圍觀的時候,被圍觀者到圍觀者所在的這個圓上的距離都相等,這樣就達成了一種均衡的狀態(tài),人們離被圍觀者的距離相同,既共同有了安全感,同時都達到了同等的視覺效果。想一下,如果人們站的是正方形,站在四邊中間的人(也就是離中心最近的人)他們雖然看得更清楚,但是由于其他人站得更遠些,他們會造成心理上的一些不平衡,畢竟這么多人在圍觀,偏偏你站得最靠前,也有可能受到被圍觀者的傷害,所以他會往后退,找到一個平衡的位置;同樣四個點的人離得最遠,他們也想看得更清楚,會向里靠,最終形成圓。
此外,由于被圍觀者處在圓心的位置,因此承受著較大的壓力,使得圍觀成為了某種意義上的“圍困”。當不明真相的群眾久久不愿散去時,會招致更多的圍觀者。被圍觀者的一言一行都將在眾目睽睽之下進行,想要逃走卻難以突破層層包圍。憤怒而克制的圍觀者,以非暴力不合作的態(tài)度,從未停止過尋找下一個圍觀對象,并通過這種方式逐漸地改變著中國。
不明真相的圍觀群眾的意思
簡介
網絡用語,論壇回帖專用語之一:表示對事情不了解,對討論、發(fā)言以及各種聲音持“圍觀”的態(tài)度,這也是當今大多數網民的一種心態(tài)。
解釋
一般生活在網上,如論壇、社區(qū)等,喜歡參與各類網絡活動,卻又看不懂其中緣由,只好說自己是一名普通的圍觀群眾。
圍觀(微博流行語)
在微博里,圍觀就是關注的意思。我們說某位明星被圍觀,就是說關注他的人很多,他的粉絲很多。例如如在哇哈事微博客,大家都來“圍觀”嬌嬌,這里的圍觀是關注的意思。
今天你被“圍觀”了嗎?
轉載請注明來源:360常識大全網 http://www.jewhy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