貪食可見于神經性貪食癥、抑郁癥等精神性疾病,也可由于甲亢、糖尿病等代謝性疾病引起,一些藥物可增大胃口而引起貪食,如強的松。那么,貪食的原因有哪些?怎么預防貪食癥?下面,和360常識網一起了解一下吧!
本文目錄
1、貪食的原因有哪些
2、怎么預防貪食癥
3、貪食的藥物治療

貪食的原因有哪些
1、神經精神因素
如焦慮性神經癥、神經性貪食癥、抑郁癥、精神分裂癥等精神疾病。在多種誘發因素作用下,產生的煩躁、抑郁等消極負面情緒。
2、藥物作用
有的藥物會增大胃口導致暴食。用來消炎的強的松是有名的引起貪食的藥物,抗生素、抗抑郁藥和止痛藥都同樣會引起這樣的問題。
3、系統性疾病
下丘腦垂體病變、癲癇、甲亢、糖尿病等。例如甲狀腺功能亢進會加速新陳代謝,增加饑餓感;未得到治療的糖尿病會使得胃口增大。

怎么預防貪食癥
1、反省自己進食行為
每天要反省自己的進食行為,一方面可以防止自己因為過量進食增加體重;另一方面可以尋找自己身上是否有暴食癥的蛛絲馬跡。如果發現端倪,建議找醫生診斷,不要自己盲加揣測。一旦確診,要積極需求方法治療。
2、節食要有度
減肥免不了要節制飲食,但是節食要有度,不要一下子減少大量食量,而讓自己處于極度的饑餓感中。建議通過少吃多餐的方式來節食。將一天的飲食分成5~6餐進食,減少每一餐的食量,吃完以后,感覺餓了再吃下一頓。這樣子,不挨餓就能瘦下來,還能避免自己因為饑餓感到憤怒而暴食。
3、及時宣泄消極情緒
消極的情緒如憂郁、憤怒、傷心等往往是引發暴食癥的導火線。當你控制或宣泄了這些消極的情緒時,你也就遠離了暴食癥。宣泄消極情緒的方式很多,可以是看一場電影大哭一場,泡個舒服的澡,到操場上痛痛快快奔跑等方式,宣泄消極情緒時候,最好有個朋友在身邊,這樣對你心情恢復會大有益處。

貪食的藥物治療
1、SSRIs類抗抑郁劑
是一類新型的抗抑郁藥品,學名是五羥色胺再攝取抑制劑,意為選擇性5-羥色胺再攝取抑制劑,常用于臨床的SSRIs有6種:氟西汀、帕羅西汀、舍曲林、氟伏沙明、西酞普蘭和艾司西酞普蘭。副作用常見的是比較輕微的一些副作用,比如胃腸道的反應,惡心、嘔吐、腹痛、腹瀉等,可能還會影響食欲,導致食欲的增加或者減少。
2、托吡酯
主要用于緩解暴食、焦慮,但對抑郁癥狀無效。常見不良反應有中樞神經系統不良反應,如頭暈、疲勞、復視、眼震、嗜睡、情緒不穩、抑郁、共濟失調、食欲減退、失語、注意力障礙、意識模糊,持續時間一般不超過4個月。
3、三環類抗抑郁藥
這類藥物因為其副作用相對較大,而目前均作為二線抗抑郁藥使用,常用的三環類抗抑郁藥有丙米嗪、氯米帕明、阿米替林和多塞平,主要用于抑郁發作的治療,對環性心境障礙和惡劣心境障礙療效較差。目前臨床已較少使用三環類抗抑郁藥物,其不良反應較多,包括抗膽堿能、心血管和鎮靜等方面,常見有口干、視力模糊、便秘、排尿困難、心動過速、直立性低血壓、心率改變和嗜睡等,還可誘發躁狂發作。對老年體弱患者的用藥劑量要減小,注意監護。不宜用于既往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
轉載請注明來源:360常識大全網 http://www.jewhy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