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囊炎脂溢性皮炎的區別是什么
2017-06-18 09:21:20 來源:360常識網
熱度: ℃
導語:很多人對于毛囊炎和脂溢性皮炎是分不清楚的,因為這兩樣皮膚病在很多方面都有一樣的癥狀,所以對于這樣的情況大家一定要找到兩者的區別,只
很多人對于毛囊炎和脂溢性皮炎是分不清楚的,因為這兩樣皮膚病在很多方面都有一樣的癥狀,所以對于這樣的情況大家一定要找到兩者的區別,只有正確的認識兩者之間的不同,才能將疾病從根源進行治愈。那么,毛囊炎脂溢性皮炎的區別是什么?下面是關于這個問題的具體介紹。
毛囊炎系化膿性球菌侵犯毛囊口周圍,局限于毛囊上部的炎癥,分為化膿性與非化膿性兩種,多見于免疫力低下者或糖尿病患者,好發于頭部、項部。毛囊炎初起為紅色充實性丘疹,以后迅速發展成丘疹性膿瘡,繼而干燥、結痂,痂脫后不留痕跡。皮疹數目多,但不融合。毛囊炎多見于成年人。好發于頭部、頸項部、臀部和外陰部等。自覺瘙癢或有輕度疼痛,一般沒有全身癥狀。皮疹初起時為針頭大紅色毛囊性丘疹,逐漸變成粟粒大膿皰,中心有毛發貫穿,周圍有炎性紅暈。膿皰大多分批出現,互不融合。膿皰破潰后,排出少量膿血,結成黃痂,痂脫即愈,不留疤痕。
脂溢性皮炎多見于青壯年,好發于皮脂腺分布較多部位,如頭、面、耳后、腋窩、胸前、肩胛間、腹股溝、會陰等處,也可泛發全身。初發皮疹為紅色丘疹或斑片,互相融合,上面覆有油膩狀鱗屑或黃痂。由于發生的部位不同,癥狀各異,如頭部損害,重者可伴滲出結痂,有臭味,可引起頭頂脫發,稱脂溢性脫發。眉、鼻翼、耳后見灰白色鱗屑或黃痂,基底潮紅,軀干部位不規則黃紅色或淡紅色斑片,復以糠秕狀鱗屑,嚴重者發展至全身而成紅皮癥。
毛囊炎脂溢性皮炎的區別是什么?毛囊炎和脂溢性皮炎還是存在本質上的區別的,首先大家要認清楚這兩種疾病所發病的年齡是不一樣的,同時對于發病的部位也是大家辨別的一個特征,所以大家要細心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