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側淋巴腫大要與哪些相似的疾病鑒別
淋巴腫大是生活中易見的疾病,能發生在很多部位,當左側淋巴腫大時我們會發現腫大,疼痛,嚴重時所出現的癥狀會增多,并且疾病嚴重后還會發生并發癥,對健康的損害會更嚴重。但是我們卻發現左側淋巴腫大與很多疾病有相似的特征,因此在診斷疾病時要鑒別好疾病,那么左側淋巴腫大要與哪些相似的疾病鑒別呢?
一、感染性淋巴結腫大
(一)非特異性淋巴結炎
由局部組織的急、慢性感染引起的相應引流區域的淋巴結腫大稱非特異性淋巴結炎。一般急性炎癥時腫大的淋巴結有疼痛及壓痛、表面光滑、呈嚴格的局限性,有時可見淋巴管炎所致的“紅線”,自原發病灶走向局部腫大的淋巴結,局部皮膚可有紅、腫、熱、痛的炎癥表現,往往伴有發熱及白細胞增高,經治療后淋巴結常可縮小。慢性非特異性淋巴結炎常為相應區域的慢性炎癥的結果,腫大的淋巴結硬度中等,常無局部紅、腫、熱、痛的急性炎癥表現。
急性非特異性淋巴結炎的特點是局部感染和相應區域的淋巴結腫大并存,如面部、五官或頭顱的急性感染,常引起頸部、頜下、耳后、枕后等處的淋巴結腫大;軀干上部、乳腺、胸壁的急性感染,引起腋窩淋巴結腫大;下肢及會陰部感染引起腹股溝淋巴結腫大。慢性非特異性淋巴結炎最常見的部位是頜下淋巴結,多見于過去有鼻、咽喉或口腔感染者,其次是腹股溝淋巴結,由下肢及生殖器官的慢性炎癥所致。
(二)特異性感染性淋巴結腫大
1、淋巴結結核 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兩種,無其他原發結核病灶可尋者為原發性淋巴結結核。在胸、肺、腹或生殖器等病灶之后出現者為繼發性淋巴結結核。淋巴結結核最好發部位是頸淋巴結群,結核桿菌大多經扁桃體、齲齒侵入形成原發性淋巴結結核,少數繼發于肺或支氣管結核,頸部一側或雙側多個淋巴結腫大,大小不等,初期腫、硬、無痛,進一步發展,淋巴結與皮膚及淋巴結之間相互粘連,融合成團,形成不易移動的團塊,晚期干酪樣壞死、液化,形成寒性膿腫,進而破潰,慢性潰瘍、瘦管形成。愈合后留有瘢痕,較嚴重病例可有全身結核毒性癥狀,如低熱、盜汗、消瘦等。
2、絲蟲性淋巴管炎和淋巴結炎 斑氏絲蟲和馬來絲蟲感染可引起慢性淋巴管炎和淋巴結炎,臨床癥狀根據病變部位而異,最常見于腹股溝淋巴結,若并發下肢淋巴管回流受阻,可引起下肢橡皮腫。診斷依靠居住流行區、局部癥狀。嗜酸性粒細胞增多、夜間檢查外周血找到微絲蚴。
3、性病性淋巴結腫大
(1)軟下疳:乃杜克(Ducrey)嗜血桿菌(軟性下疳鏈桿菌)引起的生殖器疼痛性潰瘍,表面覆蓋綠色壞死滲出物,一側或雙側腹股溝淋巴結腫大,明顯疼痛及壓痛,易化膿破潰,潰瘍基底膿涂片或發炎淋巴結穿刺膿液涂片中可找到大量軟性下疳鏈桿菌。
(2)性病性淋巴肉芽腫:由沙眼衣原體L1。L2和L3血清型所致。主要病變在淋巴組織,起初在外生殖器、肛門、直腸等處可出現無痛小丘疹或潰瘍,數日后即愈,此后腹股溝淋巴結腫大、疼痛、破潰,可出現多發瘺管,女性的淋巴結病變多在直腸周圍。后期淋巴結纖維化,鑒別主要賴于病史、病理及病原學檢查。
左側淋巴腫大可發生在任何年齡的患者,發病后將會影響很多方面的健康,而患者要根據病情采取有效的治療。治療前的診斷很重要,診斷必須結合診斷依據,否則會錯誤的判斷疾病醫治,從而錯過疾病的最佳治療時間。患者治療疾病可使用藥物治療,有中醫治療和西醫治療,治療期間還要觀察身體的異常,防止疾病反復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