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慢性胃炎的辦法是什么呢?
2017-05-21 19:56:53 來源:360常識網
熱度: ℃
導語:一般胃炎分為急性和慢性兩種,慢性胃炎是常見的一種,中醫認為,慢性胃炎多因長期飲食不節,勞逸失常,導致肝氣郁結,日久中氣虧虛,從而引
一般胃炎分為急性和慢性兩種,慢性胃炎是常見的一種,中醫認為,慢性胃炎多因長期飲食不節,勞逸失常,導致肝氣郁結,日久中氣虧虛,從而引發種種癥狀,而且慢性胃炎也可以根據不同的癥狀來具體區分,治療方法也是不盡相同的,不能夠胡亂調理,不然可能會引發急性胃炎。
1、食滯傷胃型患者
飲食不節致使脾胃受損,食積胃脘,脹滿痞痛,惡心嘔吐,噯腐吞酸,大便秘結有腐敗異臭,舌質紅,苔厚黃膩,脈象弦滑。證屬食滯傷胃、腑氣不通,宜健脾和中、消食開胃。藥用白術、茯苓各12克,生姜5片。 每日一劑,水煎服。
2、脾胃虛寒型患者
胃脘墜脹不舒,食欲不振,嘔吐酸水,隱隱作痛,遇寒加重,得暖則輕,餓時疼甚,進食稍減,健脾溫胃。藥用炙黃芪30克,黨參15克,陳皮、良姜、香附、吳茱萸、炙甘草各10克。 每日一劑,水煎服。
3、胃陰虧虛型患者
胃脘灼熱疼痛,嘈雜不適,雖饑而納差,口干口渴,大便艱澀,舌質紅有裂紋,舌苔光剝或少苔,脈象弦細數。證屬肝脾不和、胃陰虧虛,宜疏肝健脾、益陰養胃。藥用蒲公英、白花蛇舌草各30克,北沙參、全栝樓各15克,麥冬、甘草6克,每日一劑,水煎服。
4、熱邪犯胃型患者
胃脘灼熱疼痛,嘈雜易饑,口苦咽干,泛吐酸苦水,便秘,舌質紅苔薄黃,脈象弦細。證屬熱邪犯胃、中焦郁滯,宜疏利中焦、清熱和胃。藥用蒲公英、敗醬草各30克,白花蛇舌草、白芍各15克,黃連、吳茱萸6克,每日一劑,水煎服。
關于慢性胃炎患者平時關鍵還是靠自己調養,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規律飲食,不吃辛辣刺激食物,最好不要經常熬夜,平時可以經常做一些用氧運動來促進腸胃的蠕動,這樣對治療慢性胃炎也會很有幫助,切記不能吃太冰的食物,祝你能夠早日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