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里看焦慮癥最好呢
作為一種常見的精神病癥,焦慮癥在近年來發病率逐年增加。但是,由于對焦慮癥的認識不夠,大部分人還是會在焦慮癥出現后才開始治療的。其實,對于焦慮癥來說,預防和治療同樣重要。那么,焦慮癥的最常見原因有哪些呢?如果患上了焦慮癥,應該到底怎么辦才好呢?
焦慮癥病因一:生物因素
焦慮性障礙雖是由驚恐、創傷等引起的情緒障礙,但在有關刺激的過程中,腦內的主要通路發生某些障礙,導致突觸后NE受體功能下調。
研究發現,焦慮癥患者的乳酸鹽代謝異常,神經受體功能失調;在影像學檢查中發現,有的焦慮癥患者顳、額供血不足;恐懼源自中縫核尾部和藍斑神經遞質增加等。
焦慮癥病因二:性格因素
A型性格是患焦慮癥的易感性格基礎。這類人無論是在職或退休,行為方式始終是爭強好勝,做事急,好發脾氣,自我施壓,認為自己的身體和精神完好,猶如鐵打鋼鑄,從未有會患病的心理準備。
另一類是易緊張型性格,膽小、敏感、多思多慮、夸張放大,遇到應激事件首先選擇逃避和尋求保護。
焦慮癥病因三:軀體疾病
如當查出患有腫瘤、高血壓、高血脂、脂肪肝、糖尿病、心肌炎、乙肝、胃炎、鼻炎、咽喉炎等疾病后,或一次外科手術過后。這類患者軀體焦慮癥狀逐步泛化,由局部單一癥狀擴展到全身各種癥狀,其對身體和精神的影響要遠遠超過原發病的本身。
二是生活事件刺激,如兒時經歷過的驚嚇、虐待和創傷,成年后又遇到類似問題,與人爭執,家人、親友發生意外或去世等事件發生之后,患者先出現精神焦慮癥狀,后又轉嫁到軀體上。
焦慮癥我們生活中常見的心理疾病,這個疾病多數是由于我們人過度的緊張造成的,那么面對這一疾病我們常規的治療方式有哪些呢?下面我們一起了解下吧。
1、物理治療
通過微電波刺激再配合藥物治療、電抽搐治療完全不同的治療方法,是通過低強度微量電流刺激大腦,改變患者大腦異常的腦電波,促使大腦分泌一系列與焦慮、抑郁、失眠等疾病存在密切關系的神經遞質和激素,以此實現對這些疾病的治療。
2、心理解釋法
3、軀體放松法
放松法治療是一種教會患者如何進行肌肉和情緒放松的方法。患者可以通過學習和掌握呼吸調節、放松全身肌肉的方法來消除雜念。
4、環境沖擊法
讓患者突然處于激發焦慮情緒的實際環境中,來改變病態行為。這種治療每次30-60分鐘,治療次數一般1-4次。
最后,小編需要提醒大家的是,由于焦慮癥患者多有預期性焦慮,對未來的焦慮發作產生預期恐懼。如果患者能夠主動配合心理醫生,耐心傾聽醫生對疾病性質的解釋,有助于減輕心理負擔,預防焦慮癥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