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肝診斷方法都有什么
2017-06-14 17:28:29 來源:360常識網
熱度: ℃
導語:疾病在治療前患者都是要先進行身體檢查,這樣對自身身體情況有很好掌握,有很多患者疾病治療的時候,都是隨意的選擇治療方法,這樣對疾病控
疾病在治療前患者都是要先進行身體檢查,這樣對自身身體情況有很好掌握,有很多患者疾病治療的時候,都是隨意的選擇治療方法,這樣對疾病控制沒有任何幫助,而且錯誤的治療方法對身體威脅也是比較大,丙肝是很常見疾病,對丙肝診斷方法都有什么呢,也是很多人不清楚的。
丙肝診斷方法:
1.抗HCV
即丙肝抗體,目前診斷丙型病毒性肝炎的主要指標。但因感染HCV后抗HCV出現較慢,一般在發病后2~6個月,甚至1年才轉陽,故不能作為早期診斷的方法。而且1次陰性,也不能直接否定診斷。當各型病毒性肝炎特異性標志檢測陰性,臨床癥狀及單項ALT升高,提示急性病毒性肝炎時,應考慮是否為丙型病毒性肝炎。
2.HCV-RNA
即丙型肝炎病毒的核糖核酸,是HCV的遺傳物質,是表示體內感染HCV的直接指標。目前用PCR方法可以直接檢測血中的HCV-RNA,可用于HCV感染的早期診斷。因其較丙型肝炎抗體出現早,故是丙型肝炎病原學診斷和判斷傳染性的一項有用的指標。
總之,對有典型臨床表現且其發病與輸血及血制品密切相關,已排除其他肝炎的可疑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可進一步查HCV-RNA及抗HCV,如HCV-RNA及抗HCV均陽性或HCV-RNA單獨陽性即可確診為丙型病毒性肝炎。
在對丙肝診斷方法認識后,患者在患有這樣疾病的時候,需要先進行診斷,而且診斷過程中,患者要積極配合,這樣對疾病緩解才會有很好幫助,不過要注意的是,在治療丙肝疾病上,都是要長時間進行,這樣利于疾病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