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頸淋巴結腫大應如何治療
通常情況下,淋巴結腫大的狀況發生,多是由于某種疾病的存在或者是炎癥的發生而造成的,而后頸部又是最容易出現淋巴結腫大的地方,因此,在面對后頸淋巴結腫大病癥的情況下,如何選擇治療后頸淋巴結腫大的方法就顯得十分的重要。下面就讓小編給大家介紹一下,希望大家有所了解。
淋巴結是機體重要的免疫器官,是接受抗原刺激產生免疫應答反應的場所,有過濾、增殖和免疫作用。正常人體淺表淋巴結很小,直徑多在0.5cm以內,表面光 滑、柔軟,與周圍組織無黏連,亦無壓痛。當機體受到致病因素侵襲后,信息傳遞給淋巴結,淋巴細胞產生淋巴因子和抗體,有效地殺傷致病因子。兩者斗爭的結果是淋巴結內淋巴細胞和組織細胞反應性增生,使淋巴結腫大。
一、西醫療法
西醫療法可先用。對青霉素、鏈霉素過敏者,可用紅霉素也可選用甲硝唑。西醫治療周期較短,見效快,能緩解癥狀,無法從根本上徹底治愈疾并疾病。
二、民間療法
1.鮮菊花葉適量,加紅糖少許,搗爛,外敷患處,每日2換。
2.藤黃50克研末,置瓶中,再加75%酒精300毫升,蓋緊,搖蕩之,用棉球蘸液涂患處3~4次,用于未化膿時。
三、食物療法
馬齒莧菊花綠豆粥
綠豆浸泡半天,馬齒莧洗凈切碎,菊花焙干研末。綠豆半熟后入馬齒莧、粳米,文火煮成粥,加入菊花末稍煮即成,每日2次服食。該方法有清熱解毒利濕之藥效,可用于治療急性淋巴管炎,下肢傷口處出現一條或數條絲狀紅線,硬而有壓痛者。
荸薺粥
荸薺去皮切片,與淘洗干凈的粳米一同人鍋,加水文火煮粥,每日2次服食,功效在于能夠清熱生津。主治急性淋巴管炎。附注:荸薺素對金黃色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
雪羹湯
荸薺、海蜇(浸泡去鹽)各50-100克,煎湯分2-3次飲下,此即清代名醫王士雄的“雪羹湯”,有清熱化痰、消積軟堅及降低血壓之效,可用于治療痰熱咳嗽、淋巴結核和原發性高血壓等癥。
后頸淋巴結腫大應如何治療呢?由上可見,食物療法、民間療法和西醫療法這三種方式,便是可以應用到后頸淋巴結腫大的治療中的,而在患上淋巴結腫大后,患者在治療時也要注意不要單一采用某種方式治療,最好是應用綜合治療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