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世界上最后一只猛犸象竟是被渴死的
在大陸上的猛犸象滅絕之后,生活在阿拉斯加島嶼上的猛犸象又茍延殘喘了幾千年。新的研究指出,這批猛犸象遺老最終滅絕的原因是氣候變化造成的淡水枯竭。
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的RussellGraham和他的同事分析了來自一個淡水湖底的數千年來的沉積層。猛犸象DNA和有機體的存在(和缺失)暗示洋面上升和淡水缺乏聯手終結了長毛猛犸象的命運。
他們的研究發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期刊》上,文中生動再現了一個不斷變暖的世界里,生活在小島上的物種(包括人類)可能面臨的圖景。生活在島上的猛犸象比大陸上小伙伴多活了幾千年,它們曾廣泛分布于歐亞大陸北部和北美。
圣保羅島是位于阿拉斯加沿海的五個火山島之一,地處白令海之中,島上曾生活著地球上最后一批猛犸象。雖然大部分猛犸象在14000到10000年前滅絕,圣保羅島上的象群一直存活到5600年前。人類的獵殺并未將它們一網打盡,圣保羅島上從未有過人類的蹤跡,直到公元前1787左右,來自俄羅斯的捕鯨者才來到這里。
所以研究團隊沿著時間往回追溯,分析了位于島嶼中心附近的一個淡水湖里的古代沉積巖芯。在這些沉積層中,有著數千年來的真菌、植物和動物有機殘留物質,團隊從中鑒別出猛犸象的DNA和動物糞便中生長的真菌。它們都在5600年前左右開始衰亡。
沉積中的小型甲殼類動物和浮游生物顯示猛犸象的衰亡伴隨著島上淡水湖的顯著變淺。對猛犸象骨頭和牙齒中的氮進行分析后發現日漸干旱的環境導致了它們的滅絕。
研究者們相信,隨著海平面上升,猛犸象曾經就島上越來越少的淡水和土地展開競爭。“來自各方面的有力證據顯示淡水的減少導致了圣保羅島上的猛犸象在5600年前滅絕,”研究中寫到。這一時間線也是有記錄以來關于一個物種滅絕的最精確的估計之一。
“它為我們描繪了一副猛犸象面臨絕境的圖景,”研究合著者,費爾班克斯大學的Matthew Wooller說。“淡水資源就是我們找到的確鑿證據,它們就是因此而陷入困境。”
這些結果跟當今環境密切相關,研究者們寫到,因為它們支持了關于激烈氣候變化下島嶼種群將會面臨獨特環境條件的證據。“在面臨氣候變暖、淡水資源缺乏和海平面上升時,這一研究加劇了人們在21世紀對島嶼種群脆弱性的擔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