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后陰道出血的護理措施有哪些
女人生孩子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不少女性在生產的過程中都比較順利,但是會出現產后陰道出血的狀況,雖然孩子健康,孕婦出現的這種異常狀況,讓家屬還是比較擔心的,比較關心護理措施。那么,產后陰道出血的護理措施有哪些?下面咱們就來詳細了解一下吧。
產后出血包括胎兒娩出后至胎盤娩出前,胎盤娩出至產后2小時以及產后2小時至24小時3個時期,多發生在前兩期。產后出血為產婦重要死亡原因之一,在我國居首位。產婦一旦發生產后出血,預后嚴重,休克較重持續時間較長者,即使獲救,仍有可能發生嚴重的繼發性垂體前葉功能減退(席漢綜合征(Sheehan syndrome))后遺癥,故應特別重視做好防治工作。
(1)囑產婦臥床休息,密切監測其生命體征、神志變化。觀察皮膚、粘膜、嘴唇、指甲的顏色,四肢的溫濕度及尿量,及早發現休克的早期征兆。密切注意子宮復舊情況。
(2)迅速建立良好的靜脈通路,做好輸血前的準備工作,加快輸液速度,遵醫囑輸液輸血,以維持足夠的循環血量。
(3)準確收集并測量出血量、顏色、氣味及有無凝血塊等。發生產后大出血時,準確收集測量出血量對積極糾正休克,減少產后出血的并發癥,降低死亡率有重要意義。
(4)遵醫囑應用止血藥或宮縮劑。
(5)密切配合醫生積極查找出血原因,爭分奪秒進行搶救工作。
心理護理
(1)耐心聽取病人的敘述,給予心理支持。
(2)適當地告訴產婦有關的病情,增加產婦對病情的了解,增強其安全感。
(3)傳授產婦一些放松療法:參與照料嬰兒、與嬰兒溝通,聽音樂等,分散其注意力。
(4)醫護人員在為產婦診療護理過程中,以精湛的業務水平、強烈的責任心和同情心及良好的服務態度,贏得產婦及家屬的信任感,增強其戰勝疾病的信心。
上面就是對產后陰道出血的護理措施的介紹,希望對大家的認識有幫助。在女性生產完孩子之后,一旦出現大出血的情況的時候,要引起足夠的重視,及時的采取有效地措施進行護理,避免發生感染的情況,對女性的生命構成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