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服外敷幾款經典的烏發食療方 你用過嗎?
中醫認為,發為血之余,腎其華在發。腎主黑發之理論,說明白發以血虧腎虛為根本,但也有血熱所致者。因此,中醫以養血補腎為治則。
內服方:
方一:生地、地骨皮、遠志、菟絲子、石菖蒲、黑豆、川牛膝、龜板各50克,女貞子、烏梅、食鹽各30克。共研細末,用蜂蜜調和做成丸藥,每丸重約12克。每次一丸,每日三次,白開水送服。
點評:此方有清熱涼血、滋陰補肝腎之功效,主治因血熱內蘊、發失血養而致的青少年白發,療效較好。
方二:核桃仁、熟地、桑葚、黑芝麻、制首烏、菟絲子、山萸肉、肉蓯蓉、女貞子、枸杞子各100克,黑豆150克,當歸80克。共研細末,用蜂蜜調和做成丸藥,每丸重約10克。每次一丸,每日三次,淡鹽水送服。
點評:此方有滋補精血、益肝養腎、滋陰烏發之功效。主治因腎虛精血不足而致的中老年白發,癥見兩鬢斑白、頭頂發白等。
外洗方:
方一:皂角500克,何首烏250克,蜂蜜、食醋各25克。將皂角用熱水浸泡,待泡軟時搗成糊狀,與何首烏、蜂蜜和食醋混合在一起,再加清水1200毫升放入鍋內,煎沸半小時以上,待何首烏被煎爛后,去渣留藥液備用。每周用此藥液洗頭發一至二次。
方二:何首烏、蒲公英、旱蓮草各30克,川芎、香附各10克。水煎,洗頭。每周一至二次。
經驗方:
補骨脂、仙茅、旱蓮草、覆盆子、枸杞子、菟絲子、桑葚各10克,熟地30克,蓮須5克。每日一劑,每劑加水煎三次,每次加蜂蜜適量,合并三次所煎藥液,餐前溫服。一般服藥三個月左右可獲顯著效果。
點評:方中覆盆子、菟絲子補腎精;旱蓮草、桑葚補腎陰;補骨脂、仙茅補腎氣,腎氣充則腎精足;蓮須收澀腎精,使腎精藏而不漏;熟地、枸杞子補血,精血充足則須發變黑。其中熟地、仙茅、桑葚歷來是烏須發的名藥,這三味藥是此方的重要組合。
食療方:
1、生雞油脂適量,放碗內加蓋入鍋,用武火蒸至液體大部析出,濾去渣,即可將其像食用香油一樣,拌入菜肴或淋入湯中,經常食用。
2、黑芝麻25克搗碎,大米適量,加水煮成粥,經常食用。
3、黑豆150克,蒸熟曬干后,嚼食,淡鹽水送服,每次服7克,每日兩次。
溫馨提示
此外,患者還要保證充足的睡眠,不熬夜,并且保持樂觀積極的態度,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多食用海帶、動物肝臟、黑木耳等富含礦物質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