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關節酸痛是什么病呢
很多時候會出現膝關節酸痛,但自己并沒有出現膝關節受傷,此時患者會認為疼痛與風濕類疾病有聯系,其實能引起膝關節酸痛的原因是非常多的,風濕疾病只是其中一個原因,但也要看患者是否有風濕病史,才能根據身體的情況綜合性的判斷。那么膝關節酸痛是什么病呢?患者出現疾病癥狀與下列疾病相關:
一、髕骨軟化癥:多為年輕人和中青年人,多為爬山爬樓梯等疲勞后出現膝關節前方即髕骨周圍疼痛,表現為上下樓梯疼痛,平路行走無明顯不適。此為髕股關節反復摩擦引起,早期炎性水腫,只要休息或者伸直膝關節行走2周基本能好轉。后期如果出現軟骨磨損,可能要服用一些葡萄糖膠囊進行軟骨的修復,再晚期就要關節置換了。
二、骨性關節炎:又稱為骨關節病、退行性關節炎、老年關節炎和肥大性關節炎。這是一種關節的退行性病變,是中老年常見的骨科疾病。一般來說骨關節炎起病并不明顯,進展緩慢,癥狀多見于中年以后,隨年齡增長而發病率顯著增加。它的主要表現為:
1.疼痛:疾病初期病變多表現為關節內軟骨的退化,糜爛,由于軟骨缺乏感受疼痛的神經纖維,故疾病起病時疼痛并不明顯。隨著疾病的加重,逐漸出現可以忍受的輕微鈍痛,疼痛會逐步加劇,越來越難以忍受。活動多時疼痛加劇,休息后好轉。疼痛有時和天氣變化、受涼潮濕等因素有關。
2.休息痛:有的患者在靜止或晨起時感到關節疼痛,稍微活動后疼痛減輕,稱為“休息痛”。
3.運動障礙:患者經常會感到關節活動不靈活、關節僵硬,關節處時時有喀喇音,走路有時感疼痛,休息后好轉。久坐久站,關節靜止一段時間,會覺得關節僵硬,如粘住一般,走動及放松肌肉可使僵硬感消失。隨著病變加重,軟骨內化骨,出現骨贅(即“骨刺”)、軟骨喪失、關節周圍肌肉痊攣甚至發生關節破壞,還會導致病變關節活動受限。關節炎發展到一定程度,關節腫脹,關節內出現積液,會進一步加重運動障礙。
4.關節畸形、關節不穩定:隨著病程的發展,軟骨逐步出現軟化,磨損,糜爛,剝脫,導致病變關節面吻合性差,關節周圍肌肉萎縮、關節囊收縮,關節邊緣骨質增生,會出現不同程度的關節畸形。治療上早期減少活動,服用非甾體類消炎藥和葡萄糖膠囊,多能獲得一個較為滿意的結果。軟骨的病變分為四期,等到3期以后,吃藥效果就不好了,即使注射玻璃酸鈉也無濟于事,到那個時候可能就需要關節表面置換了。
膝關節酸痛是什么病呢?通過文章的講解發現與好多疾病有聯系,這此疾病都會出現膝關節酸痛,但是也有其它的一些癥狀,建議患者先觀察身體的其它特征,再綜合性的考查診斷,就可準確的判斷出疾病類型,患者即可按照癥狀做出合理的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