診斷淋巴腫瘤指標是什么
淋巴腫瘤是人們經常患的疾病,疾病有良性與惡性兩種區別,患者發現疾病的異常癥狀后可到醫院檢查疾病治療,檢查疾病的目的是診斷疾病,因此淋巴腫瘤指標就要明確,那么診斷淋巴腫瘤指標是什么?診斷疾病要從很多方面著手判斷,比如患者的癥狀、體征及檢查結果等,為了讓患者解答疑惑,我們一起來了分析診斷淋巴腫瘤指標。
一、病情確診
由于病變部位和范圍不盡相同,臨床表現很不一致。原發部位可在淋巴結,也可在結外的淋巴組織,例如扁桃體、鼻咽部、胃腸道、脾、骨骼或皮膚等。結外淋巴組織原發部變多見于NHL。疾病播散方式有從原發部位向鄰近淋巴結依此轉移如HD,也有越過鄰近而向遠處淋巴結轉移者,常見于NHL。NHL還可以多中心起源。所以臨床一旦確診,常已播散全身。
二、分期診斷
診斷建立后尚須確定病變范圍,進行臨床分期,有利于制訂合理治療方案及估計預后。1970年Ann Arbor會議所推薦的臨床分期法,現仍采用,主要用于HD,NHL也可參用。
Ⅰ期:病變僅限于一個淋巴結區(Ⅰ)或淋巴結以外單一器官(ⅠE)。
Ⅱ期:病變累及橫膈同一側二個或更多的淋巴結區(Ⅱ),或病變局限侵犯淋巴結以外器官及橫隔同側一個以上的淋巴結區(ⅡE)。
Ⅲ期:隔上下都已有淋巴結病變(Ⅲ),可以同時伴有脾累及(ⅢS),或淋巴結以外某一器官受累,加上膈兩側淋巴結受累(ⅢE);
Ⅳ期:病變已侵犯多處淋巴結及淋巴結以外的部位,如累及肺、肝及骨髓等。
所有各期又可按患者有全身癥狀(如發熱達38℃以上連續3天、盜汗及6個月內體重減輕1/10或更多)為B組,無全身癥狀為A組。為了做好病期劃分,除細致的病史和體格檢查外,尚須作胸部X線攝片以除外縱隔、肺門淋巴結及肺部病變。對膈上Ⅰ或Ⅱ期患者而疑有腹膜后或盆腔淋巴結腫大時,可作下肢淋巴管造影、B型超聲波或計算機X線斷層攝影(CT)。高位腹膜后、胰周圍、肝門及腹主動脈旁淋巴結顯影,CT較淋巴管造影為佳。淋巴管造影能顯示淋巴結結構,有利于鑒別。超聲顯像僅能發現大于2cm的淋巴結并無法鑒別腫大原因。
B型超聲顯像尚能發現肝脾腫大及腫瘤結節,但不能發現彌漫性浸潤。由于臨床分期與病理檢查很多頗不一致,其相符率僅55%~65%,尤其對ⅢA患者,所以國外文獻有主張剖腹探查,合并切脾及活檢,有助于肯定診斷,全面了解病變范圍,使分期更為正確,以便制訂合理的治療方案。剖腹對患者損傷較大,一般不易接受。由于B超聲顯像及CT的廣泛應用,僅在檢查結果對方案擬訂有很大出入者,才考慮剖腹。
淋巴腫瘤指標劃分是很明確的,人們在生活中能發現身體的異常,患者會進行疾病的初步診斷,診斷有失誤也有正確的,但都必須參照醫生的檢查診斷,在科學依據的檢查及診斷結果才是最準確的,患者發現異常的癥狀后要立即進行治療,防止腫瘤擴大或是惡化,會防礙患者正確的判斷及正規的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