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人群 > 老人健康 > 正文

中老年心理健康 心理因素會導致疾病

2017-06-20 17:11:37  來源:360常識網   熱度:
導語:一、心理因素會導致疾病 中醫一開始就把精神心理因素列入導致疾病原因,一方面強調外邪入侵體內而致病,另一方面也不忽視七情致傷、病從心

一、心理因素會導致疾病

中醫一開始就把精神心理因素列入導致疾病原因,一方面強調外邪入侵體內而致病,另一方面也不忽視“七情致傷”、“病從心生”。中醫認為“怒傷肝”“喜傷心”“思傷脾”“憂傷肺”“恐傷腎”。

又因心臟為五臟六腑之首,所以喜、怒、憂、思、悲、恐、驚七情中任何情感失調,都可傷及心臟,而心傷則會聯動其他臟腑功能失調。

心理因素、情緒狀態既可致病,也可加重已有病情。我們常聽說某某在醫院檢查確診癌癥晚期后,幾天、幾星期甚至一個月就命歸黃泉了。

其實到檢查出癌癥時為止,病癥已經在體內和平共處了幾年、幾十年的大有人在。為什么十幾年能正常生活、工作,而一旦知道自己患了癌癥就立即倒下了呢?

這正是心理因素對健康影響的集中體現。一聽說自己也患上了癌癥,就立即聯想到自己在劫難逃,于是精神崩潰,陷入絕望之中。

一時間對死的恐懼,對生的留戀,對親朋好友的牽掛,對未了的事業的遺憾一齊襲來。在這種高強度的心理壓力之下,身體的各種機能急劇減弱,對疾病的抵抗力大大降低,癌癥便如一名猛將入無人之境,勢不可擋,急劇發展,導致悲劇迅速發生。

一家醫院對患者進行了隨機研究,65%的發病原因與社會逆境有關。諸如事業失敗、婚姻受挫、蒙受屈辱、職位下降、財物被盜,經濟困難、突然離退休、人際關系緊張,等等。

還有一家醫院調查發現,在500名胃腸道患者中,由于心理因素、情緒狀態引起的竟高達74%。

其實所有疾病都與心理因素有關,只是密切程度不同而已,情緒低落、精神萎靡的患者與積極樂觀、精神飽滿的患者想比,其病愈的時間要慢得多。所以說,心理因素與疾病的發生、發展有著密切的關系。

二、中老年心理疾患的成因

(一) 生理成因

人到50歲左右,臟器、神經等生理功能衰退明顯,免疫功能降低,大腦功能在某些方面開始衰退,從而感知功能下降。

在這期間,如果注意增加營養,加強鍛煉,改善情緒環境,癥狀即可減輕。

(二) 人格原因

大多數抑郁癥都有人格缺陷,主要為焦慮型。這種人辦事認真、工作負責,在青年時期,由于其生理機能很強,生理內在沖動沖破了各種易產生抑郁癥的情緒。

進入中年以后,由于生理功能減退,“沖動機能”降低,焦慮型的人格缺陷開始顯露。同樣,人格健康的人在諸多愁事、煩事、不平衡面前,能夠“想得開”,具有順其自然的胸懷,所以不至于的抑郁癥。

(三) 社會原因

近幾年呢來,中老年抑郁癥患者的共同點比較明顯,后顧之憂過重是產生抑郁的主要原因,在具體的環境中各自有不盡相同的難處,如子女升學、家庭不和、升遷受阻、待遇不平等之類,其中任何一類矛盾都有引發抑郁癥的可能。

當某個人長期受壓抑,產生了沉重的壓抑情緒之后,當一個困擾長期無法解決的時候,就構成了致病誘因,于是就抑郁成病。

(四) 如何預防保健

不健全的人格、衰退的生理狀態、復雜的社會環境背景等都是形成抑郁的內外條件,任何一種條件都有可能造成一個抑郁癥患者;但三種條件都存在不一定必得抑郁癥。

抑郁癥的產生是在長期不良情緒的干擾下,心理甚至生理機能出現了變化,形成了一個病態期或者叫“抑郁預備期”在此期間情緒不穩定,一般為郁郁寡歡、急躁、多疑、感情脆弱。

這個階段如果不遇強烈或長久積累的郁悶得到了緩解,就不會患抑郁癥,甚至一生不患抑郁癥;如果遇到致病誘因,此刻則一觸即發,成為抑郁癥。所以,預防為主,防治結合,是保持中老年人心理健康最主要的途徑。

1、自我發現,自我調節

抑郁癥作為一種心理障礙,在前期即有種種癥狀出現,一般本身都會有自我察覺。比如:莫名其妙的煩惱、急躁、郁悶等。發現這些癥狀就要用感知戰勝癥狀,不用藥物甚至不經治療也可以頂過去。

在有雙重人格的狀態下的人,他們即有內向、循規蹈矩的一面,也有健談開朗的一面。

他們對自我癥狀有自知力,通過幫助他分析原因,鼓勵他對困難有一定的心理準備,敢于迎接生活的挑戰;或他在工作之余又能從事其他工作,收入增加了,生活提高了,精神世界充實了,生活變得快樂而有意義,從而消除抑郁的困擾。

2、定時進行心理保健咨詢

抑郁癥的原因很多,除了心理狀態和社會環境因素外,還有生理及不良嗜好的因素,故而通過生理、心理的科學診斷是非常重要的。

要做到診斷準確、診斷及時、對癥下藥,就必須與相應的心理保健工作機構和相應的治療中心相連接,以消除投醫無門的尷尬;同時保證患者能夠及時地被發現,得到最佳時間治療,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3、改變環境因素,減少發病概率

一個國家的社會環境,以及國家政策、法律、人際關系、經濟狀況等一系列問題都關系著人們的思想、行為、目標和利益,都與心理健康相關聯。

每個人都適應是不可能的,有多少不適者,就有多少產生精神障礙的可能。

所以我們要首先努力改造自己,主動適應社會,為社會盡職盡責,共同營造良好的社會環境。除社會大環境外,家庭、團體、工作單位這些小環境也很重要。

領導要從關心事業,關心員工生活和工作的角度出發,營造公平合理的管理、競爭機制;保障員工有良好的工作學習條件,營造和諧的人際關系。這些綜合因素改善了,精神障礙的發病概率就縮小了。

在社會的大環境中,老年是社會的脊梁、家庭的支柱。社會的關注、關愛,以及健全的心理保健工作機構的輔導,是保證中老年身心健康的必要條件之一。

轉載申明:360常識網,歡迎分享,轉載請注明出處!
? 1 亚洲国产精品人久久电影| 久久综合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av无码成人精品国产| 午夜影视日本亚洲欧洲精品一区| 久久国产综合精品五月天| 国产精品无码一区二区在线观一| 国产精品videossex另类| 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播放| 久久久国产亚洲精品| 精品国产aⅴ无码一区二区| 精品人妻久久久久久888| 无码国内精品人妻少妇| 亚洲AV成人精品网站在线播放| 国产精品免费无遮挡无码永久视频 | 国产大片91精品免费看3| 国产成人精品高清在线观看96| 国内精品久久国产| 伊人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2021最新久久久视精品爱| 1000部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 99久久综合国产精品免费| 亚洲色在线无码国产精品不卡 | 精品亚洲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国产V片在线观看| 亚洲A∨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久无码| 亚洲成网777777国产精品| 亚洲精品老司机在线观看| 亚洲七七久久精品中文国产|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22| 中文精品无码中文字幕无码专区| 亚洲精品蜜桃久久久久久| 国产精品白浆在线观看免费| 亚洲国产精品自在在线观看| 精品日韩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字幕成人精品久久不卡| 精品不卡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林美惠子在线播放| 亚欧乱色国产精品免费视频| 91精品国产91久久综合|